景德镇在线讯:2009年,浮梁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抢抓机遇攻项目,争先进位促跨越”的主题,坚决果断执行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用心尽力,开拓进取,负重奋进,全县经济总体形势回升向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日前,就浮梁如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记者采访了浮梁县政府县长陶永昌。陶永昌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这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对浮梁发展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重大机遇。要把浮梁打造为景德镇的后花园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颗有品位、有活力的璀璨明珠,可以说,压力和机遇并存。”陶永昌如是说。
陶永昌说,浮梁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国土面积较大,生态保护基础条件好。为更好地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县委、县政府根据浮梁的实际,确立了主攻“两区”,即:主攻工业园区和城区,发展“三大产业”,即:工业、旅游业和茶业。
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上,一是将陶瓷工业园区打造为高科技陶瓷、高档艺术瓷、高档日用瓷和高档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园。二是将洪源、湘湖产业基地打造为机械电子综合产业园。2007年以来,我县先后投入资金2亿多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先后引进了乐华、特地、金意陶等一批有竞争力、有市场前景的优强企业。园区发展初具规模,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项目引进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环保高门槛,没有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进入园区。
同时,我们始终注重园区生态化建设,目前,创建“省级生态园区”已通过省里专家评审,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努力实现园区的进位目标。
在城区发展上,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不懈努力,为城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县城已初具规模,晶位不断提升。“省级园林县城”待报省政府批准,天宝公园、滨江景观带、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城市项目已完成,百姓普遍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去年,我们通过三贤湖项目运作向省开发银行已融到建设资金:下一步,我们将以三贤湖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全方位提升县城的品位。目前,三贤湖项目正在招投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县仍至我市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也是非常有品位的精品小区,从而全面带动浮梁的城市建设,成为景德镇市的后花园。同时,我们将谋划好红塔路建设,届时,县城的规模将由现在的5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
陶永昌接着说,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一是工业产业。要促使一批优强企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尽快达产达标,促使一批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快投产,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环保门槛,提高工业用地价格,让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入我县。二是旅游产业。浮梁资源丰富,国家级旅游品牌较多。目前,客源市场得到了华中、华东及周边地区的认可,也是我县今后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下一步,我们要致力于完善高岭一瑶里景区,加快瑶里古镇改造步伐,转变古县衙景区经营机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同时,适时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把古县衙景区做精做大做强。三是茶业产业。茶业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在我县历史悠久。近年来,通过整合省、市、县涉农资金扶持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每年增加1万亩,目前已达到10万亩,产值也从2007年的8200万元,发展到了2009年的1.52亿元。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加大茶园改造力度,不断扩大茶园面积,积极引进有规模、懂营销、会管理的茶叶加工企业,适时建设有规模、有辐射能力的茶业市场,使其成为区域茶业交易的集散地。
采访结束时,陶永昌胸有成竹地说,只要全县上下用心尽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牢牢抓住主攻“两区”,发展“三大产业”的思路,实现浮梁新跨越,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把浮梁打造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颗有品位、有活力的璀璨明珠,就一定会早日威为现实。陶永昌话语铿锵,充满信心,让人倍感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