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能‘等靠要’”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12/25 8:34:14
2009江西学者论坛畅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大江网讯 记者张愉报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什么意义?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该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实现生态文明?12月24日下午,2009江西学者论坛“国家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江西省社科院、省社联举行。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刘上洋出席论坛并讲话。

  抓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崛起的关键

  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刘上洋在论坛上指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落实了中央指示精神,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他表示,抓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基础,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希望,抓住了江西崛起的关键。他寄语江西社会科学工作者抓紧研究,尽快向省委省政府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咨询结果;深入实际充分调研,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对全省社科界的带动、协调作用,加强与全国各相关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能“等、靠、要”

  论坛上,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方式的转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生态文明等议题,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南昌大学总会计师黄新建、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研究部主任马雪松,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史焕平,江西省社科院院长汪玉奇先后进行了演讲。

  傅修延认为:规划获批,江西将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廖进球建议创造性地设计金融服务政策,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绿色信贷。黄新建提出将昌九工业走廊沿线地区作为沿区发展主轴,培育南昌、九江一正一副两个中心城市。马雪松建议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将相关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等上升到法规层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史焕平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势和资本。汪玉奇表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崛起的奋斗过程,近期规划将投资一万五千亿元,进行大规模项目建设。对此,要清醒认识到这不是免费的午餐,不能回到“等、靠、要”的惰性观念。

  【学者观点摘登】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带的融合发展,最终导致以武汉、长沙、南昌为复合中心的中部经济板块的形成,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勃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傅修延

  可以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可以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绿色信贷等。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廖进球

  建成区域公共交通网,逐步实现湖区城市客运公交化,使用湖区城市通用IC卡。县级市与中心城市之间要有高速公路连接,湖区内部县级市应以高速公路为主要形式。加快实现医疗保障卡的无障碍使用。逐步实现异城同区号,减免长途话费等。

——南昌大学总会计师 黄新建

  对核心保护区和控制开发地区的群众因禁渔、禁垦和移民等而面临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要形成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就业援助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使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

——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研究部主任 马雪松

  江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优势和资本。

——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 史焕平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长期的发展战略,不能寄希望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是江西崛起的奋斗过程,不是免费的午餐;是事关全局的战略决策,绝不可能局限于5.12万平方公里;特色是生态,但目标不是单一的生态,在规划的“二区一带”中,最重要的是高效集约发展区,这个区要培育成支撑江西崛起的增长点。

——江西省社科院院长 汪玉奇

阅读 18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