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还是热情似火的“歌手”,突然就变成冷若冰霜的“剑客”,恐怕只有老天爷才有这种“变脸”能耐。2月初到月末,市民关心的焦点从“什么时候会下雨”变成“什么时候能停雨”。昨日,省气象专家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本月中下旬我省有38个气象站点的阴雨日数创历史纪录,南昌也打破了48年来的历史纪录。连日细雨因何产生?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全省多地阴雨天数创纪录
连绵阴雨天气仍在持续,赣北、赣中等地已陷入“烂冬期”。
根据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今年全省有完整气象记录的89个站点中,在2月13日至25日这段时间内,有59个站连续阴雨日数在11~14天,其中有38个站点超过自1961年以来的历史同期纪录,创有气象纪录以来同期阴雨日数最长。南昌今年同期阴雨日数为13天,破了48年来的历史纪录,上次出现这样的连阴雨天气还是在1990年。
但降水量普遍不大,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7mm,较历年同期平均偏少41%,除九江和上饶局部县市偏多外,其余均为偏少。南昌近期也有雨量较少的特点,雨点或促或缓,持续时间不长。自2月14日老天爷变脸至25日,南昌降雨量为27mm,比同期多年均值少45%。
“烂冬期”气温仍较高
阴雨天气仍将持续。根据气象预报,今日赣北赣中阴有小到中阵雨,部分大雨;赣南阴天有小阵雨或雷阵雨,局部中雨。3月1日,赣北赣中阴有小阵雨,赣南阴天,部分有小阵雨。3月2日全省阴有小到中阵雨,赣北局部大雨……连阴雨可能要到3月3日才会慢慢好转。
省气象专家张传江说,从气象学的角度而言,全省尚未入春,2月份我省气温仍偏高。从2月1日至25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3.1℃,较之历史同期偏高5.7℃,南昌平均气温11.6℃,偏高4.8℃。即便是进入“烂冬期”,气温有所下降,但较之同期仍呈高态势。14日至25日,全省平均气温11.5℃,偏高3.3℃;南昌平均气温8.8℃,偏高1.4℃。
“烂冬期”为何如此长
今年“烂冬期”缘何如此之长?
张传江说,去年冬天以来,全省少见下雨天气,但暖湿气流仍较活跃,堆积的水汽很丰沛,不过没受到冷空气催化,形成不了雨滴。经过2月份前半月的久晴后,弱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从而造成连绵阴雨。2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屡创同期气象纪录,无论是连晴天气还是持续雨水,其实都是全球变暖的表现形式,即大气环流异常,极端天气增加,但变暖趋势未变。
一个月内经历了四季
春日暖阳、夏季高温、秋风扫落叶以及寒冬冷雨,短短一个月内,赣鄱经历了“四季”。从2月初的和风暖阳,到连晴高温,再到“烂冬期”,老天爷转换之快让人来不及感叹,便将毛衣穿了又脱,脱了又穿。
自2月1日以来,我省除降水偏少外,气温异常偏高。1日至12日,全省平均气温达14.0℃,较常年同期偏高7.5℃,为有完整气象纪录以来同期最高。12日,全省有82县市最高气温超27℃,局部超30℃,26个县市最高气温创2月新高。
“进入阴雨天气后,虽然气温较同期偏高,但很多市民都感觉很冷,就是‘季节’转换太快的缘故。”张传江说,气温从20℃猛跌到五六度,人体感觉有如从夏天进入冬天。
阴雨天气不利农作物
26日下午,省减灾办负责人杨晓兰告诉记者,我省北部及中部多数地区持续阴雨天气以来,这些区域的森林火险等级已退缩到安全级别,但赣南地区雨量偏少,森林防火工作依然严峻。省气象台决策服务科负责人也称,本月前期全省晴暖,作物生长快;后期赣北赣中持续阴雨寡照,农田处于偏湿状态,根系缺氧,对油菜和蔬菜等在地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地区的油菜已进入开花授粉期,持续阴雨天气会影响油菜生长。该负责人提醒,近期空气湿度大,农户应抓紧清沟,提高土壤透气性,并要注意追肥、中耕培土,清除杂草,以促进油菜、蔬菜等作物生长发育。另外,由于持续阴雨寡照,田间湿度较大,易发生病虫害,要加强监测与预防。
连绵阴雨天气转冷,也改变了身边一些商家的经营方式。昨日下午,记者在省城胜利路步行街看到,商家抓住机会甩卖冬季留下的存货。一品牌的羽绒服全场4~6折,秋冬大衣更是低至2.5折。
□文/记者金路遥实习生陈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