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大新闻网讯 记者张愉报道:9月29日,江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开展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报告的专题询问。省财政厅厅长胡强介绍,多年来,江西省财政都会安排资金用于生态补偿政策。而从2012年起至2014年,省财政每年将安排500万元用于袁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袁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获500万元支持
在落实生态补偿政策方面,江西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对“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奖励政策、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先进县实施奖励政策、对省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支持袁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支持水资源生态保护研究和湿地保护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财政支持。
其中,2011年,省财政继续安排3亿元支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2011年,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15.5元/年,每亩比2007增长了1.4倍;2011年,对“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所在县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奖励的资金总量达到1.352亿元,奖励政策实施以来,“五河”及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从2011年起,省财政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基础条件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当年资金规模为1000万元;从2012年至2014年,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袁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2011年,“长江暨鄱阳湖源头水资源生态保护研究”项目获批准,获赠款50万美元,并列入亚行技术援助备选项目;2011年,中央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达到750万元,在继续支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新增了赣县大湖江等3个湿地公园。
省级出资超过8亿元用于科技支出
2009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执法检查报告上做出批示,要求增加科技投入。2010年、2011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均达到法定增长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省级财政安排用于科技支出资金高达8.2亿元。
在省级财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市、县财政努力调整支出结构,通过自身努力,想方设法加大科技投入。2010年、2011年,各设区市本级、各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投入均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