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立絮话——那条路(24)
这两年感悟较深的是,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好多事都可以不必太计较了。
多数看不开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生活理念,不是水到渠成,也不是顺其自然,是带点儿强制性的。因为有个别特有心计的人,退休没几天就玩完儿挂哪儿啦(我估计,虽然混的够大,实则脑子不太够用。有许多辉煌的人生,眼看已经是迟暮,还是有星星样闪烁的)。虽然那只是极个别,但那是活生生的事实,不能不引起重视。一辈子啦,都活的没啥质量,都这时候啦,为啥不没心没肺,最其码生活个顺心顺气儿,去追求生理感觉的不疼不痒。
我读书不多,经历也有限,思想上有一个自己解不开的扣儿,那就是藏在内心深处,轻以不示人的认识:历来人生看到的结果,就没有什么对错,凡是存在的,自有它的道理,不须顾忌什么。身体状况的感觉,某种情况下就是科学,就跟着感觉走吧。
事业,好赖都已到终点站了。经历的可以印证思想灵魂的过程,不管是被钉到耻辱柱上,还是有那么一点闪着亮光,在被别人赏识借鉴,都已经定型,没有办法再去更改粉饰了。人格亦是如此,深深烙印不可磨灭,善恶诚信憨傻痴呆,只有任人评说了。
对情感和家庭,和以前相比,到是觉得离不开了。可能是憨疯了大半辈子,风停了浪静了,才觉出什么是好赖了吧。特别是“老伴儿”的生活情趣演绎,可以说,无微不至地滋润着我的身心,成为了我生活的主要导引,炙热程度可以引用《可可托海牧羊人》里那句歌词:“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每天,我都用大部分时间,用心抚慰这个伸张有度的纽带,并从中获得难以言表的幸福愉快。
人生走到这一步,该可喜?该可悲?是该庆贺终于把风雨都走到了身后呢?还是该反醒秉性中的缺陷使人生走的并不完美?唯有一点在心的是,先天赐予子孙的几乎不可更改,后天修养是不是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唯心主义自然不可全取,唯物主义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认准了认对了,说一说自己翻越山水田林路的感悟,让子孙避重就轻,跳出遗传学中固有的桎梏,能战胜自我,获得青出于蓝的人生,从而使我对他们的影响更完美一些。
不能放下的是,身体多部位没有规律的,不能左右的疼痒,还有随时都可以来的浑身没劲儿和困乏。心里非常清楚,这是目前人类科技根本无法破解的课题,任谁走到这个阶段都头疼但都必须直面的现实。这种事儿,这类人都心知肚明一点儿都不迷糊,但都自欺欺人不厌其烦的做着盲人摸象的事儿,希望可以破解“1+1大于二”的生命难题,虽然期望值几乎为零,但要让放弃,那是万万不可的。
到低级趣味和无知的境界里走一圈,四周一看,其实那一群人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