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夫病”访问南京市民,小龙虾无奈成罪魁祸首,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一夜之间,诺大一个中国,到处都在传着小龙虾不能吃了,因为南京市民吃后几个小时就感觉浑身乏力酸痛,说是一种横纹肌溶解症(肌肉溶解),后经政府组织专家调查研究,原是很早就在世界其它国家就有的一种很难治的病,1924年美国发现,现在我们国家才发现,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另一种区别。听说这种病最先是在海边发现的,怎么我们这儿会在离海边很远的地方发现呢,是个迷。再说,小龙虾在我们国家也不是近些年才吃,至于什么年份开始吃的,没有经费和时间去调查,总之,时间不会短,为啥现在吃了就会染上“哈夫病”,且目前只在南京发现,以后和南京环境相似的城乡会不会相继发生?值得我们去考虑和分析。
小龙虾是众多湿地物种中的一种,虽然不是我们国家的土特产,听说是外来物种,但多年来在我们这儿的湿地内繁延生息,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和祖先栖息地有别的习惯,听说这小东西适应能力特强,从另一方面理解,它可能对生态污染处理的方式和能力也是其它物种的楷模。湿地是地球之肾,小龙虾在湿地里是能力很强的生力军,也就是说湿地功能的正常发挥,它功不可没。
这一回“哈夫病”风波,小龙虾被推上了浪尖,不管小龙虾在污泥浊水中的一番心机会不会被生态界感恩认可,南京市政府和有关专家肯定对它所引起的这一场骚乱颇有微词,稳定民心是大事,如何解释如何发布权威信息可不单单是花点纳税人钱的问题,要组织人费心机找措词,控制舆论导向,等等,要是小龙虾面对稻田、河沟里的污泥浊水不去作为,不让那些有毒的、无毒的东西发生生化作用,或者说和贪嘴的人们互通一下信息,这一拨产品需要进一步处理,你们稍等一下在食用就好了,这样,就不会有这么一场让政府手忙脚乱的危机了。
别看人们不吃小龙虾是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措施,实则不然,种群数量无限制的扩涨,说不了也得制定一套计划生育的规章制度,难,这东西那有人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呢。
不吃小龙虾事倒也不大,人吃的东西多着呢,也不在乎这一种,可大家也得考虑养和捉龙虾让人吃的那些人的生活呀,以经营龙虾为生的人的生活没了着落,这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是增加了吗?不行,还得吃,不过要分析一下原因。这不,山东电视台的说事拉理栏目就开始就小龙虾的问题开始说事拉理了,自从南京小龙虾事件后,济南批发市场原来每天一万多斤的量一下子就和没有了一样,微山湖原来热闹的小龙虾批发市场,现在门可落雀,到湖里养小龙虾和捉小龙虾的渔民那里调查,原来每天平均500元的收入,现在没有了,养的,捉的,一道贩子,二道贩子,三道贩子,市场卖虾的,饭店,夜市上的小吃点几乎全停业了,全失业了。济南人一直吃小龙虾就没事呀,这得调查调查。经核实,一是南方的小龙虾在污水里长的多,身上脏,用洗虾粉一洗好看,洗虾用的是草酸,是不是残留引起的这种后果。二是增香剂,烹煮小龙虾时加上些可增加香味。是不是这东西多少掌握的不好引起的后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稻田和河沟里捉的野生小龙虾引起的。微山湖水清没污染,小龙虾身上也没有污物,不用洗的。当场就有经营者生吃小龙虾做示范。
只了解事情的皮毛说的不一定对,我以为小龙虾很委屈,小龙虾那知道人们给的东西它们加工后人们吃了会有这结果呀,它们是在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已的能力支撑生态循环,那知道不自重不自尊的人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怪哉,哀哉,科技与文明此时咋那么不能令人释怀。
几只小小的小龙虾不可能阻挡住人们的聪明与智慧,小小的生活提示也可能很快就会过去,当大家清醒时,也许更加痛恨贪污生命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