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信江的自然生态,鲜明的产业特色和市中心城区到贵溪市区、余江县城、龙虎山景区距离较近等特点,提出了实施“四区合一”大框架城市(将市中心城区、贵溪市区、余江城区、龙虎山景区间通过城际快速通道相连,形成大框架城市结构)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市中心城区为主体,贵溪、余江为两翼)、“一江两岸”城市新格局。
为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鹰潭市建立了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市级领导挂钩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精选一流专家团队,规划城市建设蓝图,把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关、城市控制性规划编制关、城市文化策划关。为使鹰潭更好地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该市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将鹰潭城市性质定位为:世界铜业之都、区域物流中心、道教旅游胜地、生态宜居城市。
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大框架城市建设,建成了三条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了“三片新区”,建设了三大体育场馆、污水处理厂、管道燃气工程,实施了城市路网工程,推进了廉租住房建设,启动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搭建投融资大平台,破解资金瓶颈难题,包括搭建政府融资平台、以租赁方式融资、拓展银行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等。
创新管理体制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包括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成立了市区一体的城管局,创立了职责明晰的联建共创新机制。
为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局面,提高市民素质,该市开展了“迎省运会、创文明城”联建共创活动,实行市、区各套班子包片区,市直责任单位包路段,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通过扎实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本报记者张志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