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初探

媒体:原创  作者:dchn
专业号:dchn 2013/8/12 10:23:10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世界三十二个生命湖泊之一,地处鄱阳湖之滨的都昌县现有湿地面积(不含水稻田)240万亩,占国土面积60%,其中鄱阳湖水域面积185万亩,湖汊、库、堰众多,是典型的滨湖地区。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给拥有二十四个乡镇,二十一个沿湖而居的都昌县带来了灾难性损失,全县89座大小圩堤几乎全部漫顶或决堤,40万亩农田被淹,倒塌房屋1万余间,约50万人受灾。洪灾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三十二”字方针指引下,勤劳勇敢的都昌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灾后重建,特别是在平浣行洪、退田还胡、移民建镇、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抢抓机遇出实招,雷厉风行办实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县退田还湖的面积已达26万亩,平浣行洪达36处,移民23万余人,主攻青、对虾、珍珠养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先后启动实施跨世纪绿色工程、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沙山治理、血防林、生态公益林以及“一大四小”造林工程建设。而今的都昌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百鸟祥聚,已成为鄱阳湖畔的白鹤王国、候鸟乐园。每年冬季有约三十万只候鸟在鄱阳湖都昌湖区越冬,其中有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47种,如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遗鸥、金雕、小天鹅、灰鹤、白枕鹤、白琵鹭等,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9种。2012年的4月6日都昌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小天鹅之乡”光荣称号。

一、都昌县湿地·候鸟保护工作概况

针对1998年洪灾,都昌人民痛定思痛,深感健康的湿地是健康的人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早在2000年,都昌县政府研究批复建立了都昌县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并于2004年由九江市人民政府向江西省人民政府申报,批复建立江西省都昌县省级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面积4.11万公顷。2005年经九江市编委批复成立都昌县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8年7月都昌县委、县政府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都昌县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挂牌,单独办公。五年来,在国家林业局、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环保厅等单位的大力关怀支持下,实施了“江西都昌县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候鸟管护能力提升项目”和“江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建设,都昌县委县政府在人、财、物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湿地候鸟保护经费列入了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现在每年县财政安排专项管理经费达50余万元。保护区专职管理人员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22人。局机关现有办公大楼一幢,面积1200平方米,下设三个基层保护站,共有站房500平方米,并聘请了26名义务护鸟员参与管护工作。在全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率先成为有专门管理机构、有专职人员、有专项工作经费的“三有”自然保护区。先后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江西省林科院、国家林业局鸟环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GEF项目处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单位合作开展湿地候鸟保护监测调查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较为详尽科学的数据,为进一步推进鄱阳湖区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2010年开始和国家林业局鸟环中心合作进行鸟环工作,先后环志放飞灰鹤一只,小天鹅6只,大雁4只。从2008年以来,先后查处破坏湿地·候鸟案8起,对破坏湿地·候鸟不法份子进行了有力打击。

二、湿地·候鸟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湿地有净化水质、防洪抗旱、承载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以及提供文化服务功能等多种价值。湿地候鸟保护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从上至下都要开展认识湿地、保护湿地一系列宣教活动。但是湿地候鸟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相对来说人们的认识程度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1是目前对湿地的概念较为模糊,对其作用认识不够;2是湿地的权属较为复杂,如在鄱阳湖区湖权难于界定,渔民捕捞跨地域界限作业为传统作业方式,管理难度大;3是存在湿地侵占、无序开发形象;4是湿地生态补偿没有全面启动实施,湖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5是湿地候鸟保护及生态旅游项目支撑力度不够。

三、湿地·候鸟保护与利用展望

1进一步加大湿地候鸟保护工作是永保“一湖清水”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大举措。健康的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确处理人与湿地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科学修复和合理利用湿地候鸟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本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对湿地候鸟保护与利用品牌建设,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旋律,为实现“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目标而努力。建议国家尽快启动自然保护法的立法。近年来都昌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温家宝总理的“永保一湖清水”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了生态立县,开放兴县、强工兴城、移民建镇、平浣行洪、清洁能源、排污整治、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一大四小”、生态公益林、长防林、血防林等工程项目建设,鼓励支持湖区群众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减少了湖区群众对湖的依赖和侵害程度。坚持每年的3月20日-6月20为鄱阳湖禁渔期不动摇,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为鄱阳湖的越冬候鸟保护重点期不动摇,全方位启动实施了渔民生活补偿,不断加大了禁渔期和重点保护期的综合整治,使昔日的无序捕捞、偷猎和毒杀越冬候鸟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湖区秩序明显好转。湖区候鸟种群在逐步上升,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如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遗鸥、金雕、小天鹅、灰鹤、白枕鹤、白琵鹭等在湖区经常可见。成为湖区美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摄影和旅游爱好者。

2开展科学保护管理与利用相结合是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的出发与落脚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充分认识湿地的生态价值和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具体工作的着力点,是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的基础。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平台,营造人人参与、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湿地候鸟保护进社区、进校园、入湖区工作,加大查处、打击破坏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的力度,震慑不法分子和教育广大群众自觉开展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建议国家尽快全面启动实施湿地生态补偿,逐步减少对湖的侵害,并科学规划、实施湿地候鸟生态旅游项目,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湿地候鸟保护,观光旅游开发,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江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湿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2007年1月

阅读 149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