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
技术与政策并举支撑产业壮大
南昌是第一批获国家正式批复的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之一,是国内具有LED全工序生产技术和实现LED芯片规模化生产的城市。从产业优势来看,我市LED产业基础深厚,是我国最早从事LED研发和生产的地区;LED产业链相对完整,南昌国家高新区LED产业已建立了产业链,是目前国内仅有的少数几个较完整的产业链之一;液相红光、黄绿光芯片的生产规模为国内(大陆)最大;基于硅衬底GaN的LED技术路线居国际领先地位。
在技术研发方面,拥有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第一个发光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大学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等一支国内一流水平的技术团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GaN基蓝光LED外延材料产业化、功率型高亮度LED芯片制造、大功率白光LED器件封装及半导体照明光源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上走在全国前列。
多年来,政府从政策上大力扶持LED产业。省、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LED产业,专门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领导,南昌市委、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产业化推进协调小组,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南昌市关于扶持光电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南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南昌国家高新区半导体发光材料及器件产业集群及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等文件,大力扶持产业发展。
【现状】
南昌LED产业链初步形成
当前,南昌市的LED产业链已初步形成。2004年5月,南昌国家高新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经过了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南昌国家高新区基地已初步形成以晶能光电、欣磊光电等公司的外延片为上游产业;晶能光电、欣磊光电、联创光电等公司的芯片制造为中游产业;联创光电、南昌联众电子、南昌永兴电子的封装和联创博雅科技有限公司的光源、灯具、LED显示屏、联创致光科技的手机背光源,南昌晶明电子的LED点阵块为下游企业的产业集群,共有LED产业企业十余家。
目前,南昌LED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32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约千人,现有晶能光电依托南昌大学发光材料教育部建立的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欣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成立的企业技术中心。这些技术中心主要从事企业半导体照明前瞻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和半导体照明功率型LED芯片、器件、特种及装饰照明用半导体照明光源、灯具、系统的集成开发,LED产品的检测、分析等。
【发展】
引导规范LED产业做大做强
大力发展我市LED产业,推动LED产业做大做强,符合我市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的指导思想,契合我省大力发展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理念,也融入到当前全国节能减排和绿色GDP概念。
我市加大了宣传力度,推广使用LED节能产品。不仅引导百姓了解认识并消费LED产品,还通过建立“绿色能源”应用示范工程,如建立LED路灯照明示范路或LED路灯照明示范广场等措施,倡导使用LED产品,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节能意识。与此同时,先行树立LED国内品牌,推动LED产业发展。力争今后每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LED产品展示或推介会,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努力构筑国内知名的LED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我市还将整合资源,打造全方位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选择几家成长性好、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引导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将政府的引导与企业担保相结合,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困难,建立政府融资引导机制。同时,根据产业的特点,对上、中、下游产业投资要同等对待,同等扶持,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技术创新是企业产品的生命线。我市将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推动晶能光电、联创光电等重点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促成产学研紧密联合。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一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依托,为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政府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使产业技术更加稳定,产品更加成熟,力争使晶能光电硅衬底LED技术标准成为全球行业标准。
充分发挥我市现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产业基地的政策优势,吸引LED产业上、中、下游企业,采取合作、合资、独资等方式入驻LED产业园。将LED产业招商纳入市重点招商目录,发挥企业为主体、政府强引导的各类招商模式,以吸引人才和投资主体相结合,以引进技术和生产实体并举,逐步形成我市LED产品中功率型高亮度LED器件封装及芯片、半导体照明光源及灯具、LED显示屏、手机背光源等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逐步完善LED产品的配套体系,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快速提升区域内LED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将南昌市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规划】
发展规划描绘LED产业蓝图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大规模的投入才能拉动LED产业快速发展。为此,我市大手笔规划了LED产业的发展蓝图。金沙江LED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总用地面积为5000亩,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300亿元,同时通过带动配套产业,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约200亿元人民币,最终实现以金沙江LED产业园为核心的LED产业集群,形成约500亿元人民币的主营业务收入,解决就业30000余人。目前,由金沙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5个项目(江西晶和照明有限公司年产20万盏路灯建设项目、年产5亿粒大功率LED芯片封装项目、高亮度红光LED芯片项目、蓝光DVD项目和高清全彩显示屏项目)即将陆续落户园区,总投资将达到36.72亿元,用地面积为1000亩。
【实例】
实例一:打造LED特色产业园
2008年4月,为发挥LED产业研发与产业化优势,南昌市在高新区规划了800亩用地,着力打造以晶能光电等公司为龙头的LED特色产业园。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以南昌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由金沙江、淡马锡等多家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建立的,专门从事硅衬底LED芯片及外延材料生产。
实例二:晶能光电一期工程竣工投产
2008年4月份,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投产,该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球第三家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公司。晶能光电自主研发的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硅衬底发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技术打破日本日亚、美国CREE的国际技术垄断,并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硅衬底氮化镓基LED芯片的量产,走出了一条具有国际特色的LED发展之路。
实例三:南昌入选“十城万盏”试点城市
2009年初,为了扩大内需,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中国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该计划涵盖21个国内发达城市。
5月份,南昌市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首批21个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LED)应用工程试点城市之一。这对推动节能减排,把南昌打造成我国乃至全球都具有竞争力的LED产业化基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例四:加快做大产业规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因势利导,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子。特别是在今年,我市确立了新的产业发展目标,即打造3个超千亿产业(太阳能光伏、半导体LED、汽车及零配件生产)逐渐壮大的南昌“集团军”,引领南昌先进制造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实例五:打造完整产业链
2009年6月24日,一期计划投资1000万美元的大功率LED封装项目正式入驻高新区金沙江LED产业园。这是继晶和照明LED应用路灯项目落户该园后迎来的第二个入园项目。大功率LED封装是中国LED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引进的美国LED封装团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该团队与金沙江LED产业园合作的大功率封装项目,将先期在晶能光电厂区试产,扩产后再进入金沙江LED产业园,为产业园打造完整的LED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
南昌部分LED企业发展情况:
1、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
该公司依托南昌大学开发的硅衬底蓝光LED外延片、芯片技术(已申请多项专利)是南昌国家高新区乃至中国LED产业的一大技术亮点,拥有完整的自主技术产权,打破了目前日本日亚公司垄断蓝宝石衬底和美国CREE公司垄断碳化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局面,形成了蓝宝石、碳化硅、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三足鼎立的局面。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共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4月30日正式建成投产。
2、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铟镓氮LED外延片、芯片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核心企业。公司以LED和光电线缆为主导产业,主要业务领域包括:LED、光电线缆、继电器、通信和信息服务。联创光电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外延炉、芯片及器件封装设备和测试仪器,已经形成了LED外延、芯片、器件、背光源及半导体照明光源等较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
3、南昌欣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首先在国内开发研究成功制造发光二极管(LED)芯片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技术,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内发光二极管芯片全部依靠进口的局面。并先后从英国、美国及日本等国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与检测设备。(李伟强 记者 李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