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溪讯 (江西日报记者杜金存 实习生曹琦)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交流会将于1月17日在南昌召开。1月14日,记者从贵溪市环保部门获悉,交流会将重点探讨贵溪市九牛岗重金属污染治理经验。据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查询证实,贵溪市九牛岗治污项目为全国最大重金属污染修复项目,其一次性修复面积达2000余亩。目前,中科院等单位专家现场检测与评估数据显示,经过修复的土地已恢复到三级生态标准,并一致通过竣工验收。
贵溪市环保局局长黄贵凤介绍,九牛岗位于贵溪冶炼厂西侧,20世纪80年代,部分农民用冶炼厂看似放心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加上旁边废渣长达数十年的渗透,导致2075.6亩农田遭受重金属污染,寸草不生,一片荒芜。
污染问题受到国家及省、市政府的关注。2010年经申请成为国家第一批重金属污染示范项目,共获得国家财政支持3500万元,地方财政支持1000.5万元。该项目涉及贵溪冶炼厂周边的滨江乡等3个乡镇15个自然村,约5000人,共分8个治理单元区,涉及重金属污染农田面积2075.6亩,其中水田1986.3亩,菜地89.3亩,重度污染面积约1111亩,中度污染约271.7亩,轻度污染约692.9亩。
2011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始实施修复,2012年初全面实施。按照以往惯例,修复治理主要是化学方式、稀土方式和克土方式等,但这些方式不利于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该项目采用土壤理化修复与植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通过治理有效消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据了解,在治理中,对污染较轻、原来种植水稻的,施用土壤改良剂,仍然由农民种植水稻。对污染较重原来没有种植作物的,完善各项工程措施,复合施用改良剂,分别种植能源草和花卉苗木经济作物。
让人欣喜的是,该项目通过种植能源草,既能吸收重金属,又能出售用于生物发电。据测算,能源草从第二年开始每亩可获得千元利润,第三年可获2000元左右利润,第四年可获3000元左右利润,可连续收益20年。通过修复前后农田的测产,部分水稻亩产提高了100多公斤。苗木花卉基地的建设,也已形成新的产业。种植的经济作物和苗木,不但具有吸收重金属作用,同时大大改善了污染区域的环境,原本寸草不生、荒芜的农田现已是一片郁郁葱葱,就像在贵溪冶炼厂周边镶嵌了一条翡翠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