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
宋晓华:农业出路宽
“希望听完我的介绍后,有更多的同学到农村去建功立业。”6月11日,在南昌理工学院,文静、瘦弱的宋晓华向学弟学妹们发出邀请。
2006年,宋晓华毕业于广西桂林医学院。由于男友学的是园艺果蔬专业,他们有了到农村租地种瓜果的想法。通过考察,他们了解到安远县的气候适宜,于是带着20万元启动资金来到安远。当地政府对外来创业的大学生非常欢迎,帮助他们租赁了50亩土地,用来种植大棚蔬菜。就这样,宋晓华和男友开始了创业历程。
基地的建设异常艰辛,很多活都是自己干。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打桩、翻土、搭棚。一个多月下来,没干过农活的他们,脸上晒得黑乎乎,手上全是水泡。基地建设完成后,他们又忙着购种、育苗、移栽……
2008年春,一场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使他们几十个大棚全被雨水淹没,幼苗全部烂在田里,直接经济损失达8万元。但他们咬咬牙、打起精神,擦干眼泪又开始安排下一季的种植。由于种出来的小青瓜、小番茄、小甜瓜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当地销路不畅,他们开始走南闯北地推销。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讲诚信,和深圳广州东莞等许多水果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销售关系。
回顾两年多来的创业历程,宋晓华用四句话来总结: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要吃苦耐劳、诚信为本、脚踏实地;讲责任、讲奉献,才能赢得八方支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为自己创业搭建好的平台。
苏留剑:商场苦中甜
苏留剑大学读的是体育专业,毕业后曾经因为专业不对口,“被迫”走上创业之路。在商场上,灵光的头脑和坚韧的意志让他的事业越做越大。6月11日下午,苏留剑给台下的学子作报告时深情地说,“大学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更赋予我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2003年苏留剑大学毕业,在找工作数次碰壁后,经过几天几夜的深思熟虑,他决定自创门路。他用在大学时当散打教练赚来的6000元积蓄,创办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广丰函授站。函授站每年招生百余人,年创收达10万元左右。两年后,苏留剑与别人合作创立了广丰五洲私立学校。为了招生,他经常骑着摩托车,风雨无阻地到各乡镇进行宣传,争取生源。
了解到当地有不少玩具业熟练工,而且离浙江义乌市场近,联系业务方便,加上厂房租金低,苏留剑决定投资玩具行业。他说干就干!苏留剑用办学积累的部分资金租用厂房,创办了沙田玩具厂,高薪从义乌的玩具厂聘请技术人员,主攻义乌市场。他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几乎跑遍了义乌大大小小的玩具厂。为了和企业主见面,他经常在企业门口一呆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饿了在路边小摊吃一碗粉条,困了在三轮车上打个盹,晚上就住简易的旅社。两个星期的奔波劳累没有白费,苏留剑与10多个玩具厂谈成了业务,捧回20万件订单。短短的两个月内,沙田玩具厂便运转起来,生产的毛绒玩具远销浙江、福建、江苏等多个省。
如今,苏留剑已经在全国10多个省(市)设立销售网点。
听讲感言
郑菊华(南昌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电子商务班08级学生):听了报告很受触动和启发,虽然我才大一,但很有必要做一个长远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充实自己并积累创业的信心和智慧。
陈文平(江西蓝天学院经贸系06级学生):今后我们无论是否选择创业,都要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品格,不辜负大好青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踏实走好每一步。
作者:张武明 宋茜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