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战略”并轨是历史的机遇,也是历史交给我们这座城市的重任,向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目标一“山水、生态、文化、和谐”的宜居城市高歌猛进,美好的蓝图令人备受鼓舞。
专家测算,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000个亿。
3000亿元,将构建起一座功能更完备的新型城市!3000亿元,将打造一座更适宜人居的家园!3000亿元,将使千年瓷都迈向更高的巅峰!
早在2007年、2008年,景德镇变危机为机遇,借助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积极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启动城市转型,全力打造光伏产业、机械家电产业、航空汽车产业、化工医药产业、陶瓷产业五大产业基地,各类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全市仅大中型项目就达204个,总投资594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80亿元。
投资220亿元的“十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进展顺利。节能减排项目——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已开工,天然气工程年内实现通气。水资源保护项目——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国家审查。区域交通项目——九景衢铁路项目开始立项,景德镇机场扩建进进展顺利。特色文化保护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内开工,实现国家投资计划1.47亿元。2009年,景德镇还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共130个,总投资15.3亿元。
产业转型,结构优化,项目发展带动了产业聚集。园区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2009年,入园企业达219家,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光伏产业做强做大;机械家电业初现雏形;航空汽车业,迈步国际;化工医药业,规模扩张;陶瓷产业,创新创意,实现新跨越。
按照景德镇市建设规划远景,到2020年,景德镇城区面积将达80平方公里,扩容30平方公里。围绕完善城市内核功能,增强城市实力,景德镇开始了“海陆空”立体建构。
铁路——九景衢铁路、皖赣铁路复线改造相继开工。航空——景德镇机场扩建改造升至D级,目标开辟货运航线,结束随客机搭货无包机的历史。路网——十字型高速公路骨架已成形。城市建设——框架拉开,景东、景德大道连接,改善河东、河西拥堵,第六座大桥—官庄大桥也将现身昌江河岸。
新型城市,新型功能区域划分,更有了宜居色彩。老体育馆、妇幼保健院、光明电影院改建工程、体育中心等重点工程正在加速建设。
新思路逐步清晰:西北方接壤高速,可作物流区;正南向下水下风,布局高新、工业园区,环境危害最低;正西面生活功能多元化;昌南大道主干道的金融服务便利;东市区是教育研发宝地,部所院校云集;老城区修旧如旧,动态开放的民族文化奇葩展览馆,演绎着瓷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