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发生八年来最长倒灌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鄱阳湖湖口水文站2025年9月28日8时流量-97m³/s,表明鄱阳湖出口处再次出现反向水流,即鄱阳湖再次出现倒灌。这是今年鄱阳湖出现的第二次倒灌,鄱阳湖2025年第一次倒灌发生在9月25日。
鄱阳湖2025年第一、二次倒灌只间隔两天,即四天内发生了两次倒灌,而且都出现在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历史上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发生倒灌的情况出现过五次,分别是:2013年一次(9月29日),2014年两次(9月22日、24~25日),2017年两次(10月6~12日、10月15日),2019年两次(9月21日、23~24日),2023年一次(10月5日)。类似于今年的情况有2014年、2017年和2019年,两次倒灌之间时间间隔都只有一、两天,都是中小型倒灌(最大倒灌流量5000m³以下,2014、2019年均为最大倒灌流量1000m³以下的小微型倒灌),大多数属于弱小倒灌的徘徊状态。均发生在三峡水库流域降水较多(华西秋雨较强)、上游来水量较大、下泄流量较大;与此同时鄱阳湖流域降水较少、入湖水量较小、鄱阳湖区较为干旱、鄱阳湖比较干枯的情况之下,对于抑制鄱阳湖水位严重偏低、增加湖区抗旱水源意义重大。此外,三峡水库至湖口之间支流来水量较多,对于抬高长江九江段水位、促进鄱阳湖倒灌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鄱阳湖2025年第二次倒灌大约从9月28日6时开始,10月5日14时基本结束,持续时间约176小时(7.3天),最大倒灌流量1400m³/s,倒灌水量5.78亿m³,无论是时长、强度还是规模,都高于第一次倒灌。这次倒灌使鄱阳湖连续涨水时间达近四十天,对于降低鄱阳湖枯水风险、减轻湖区干旱灾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倒灌是八年来最长倒灌,上一次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倒灌出现在2017年10月6~13日(倒灌持续时间8天),为当年第一次倒灌(2017年10月15日发生第二次倒灌,当年共发生两次倒灌),最大倒灌流量4280m³/s,倒灌水量15.93亿m³。
此外,柘林水库加大对鄱阳湖补水(9月29日8时柘林水库入、出库流量分别为68m³/s和600m³/s;10月4日8时柘林水库入、出库流量分别为 20m³/s和 131m³/s;10月7日8时柘林水库入、出库流量分别为 73m³/s和130 m³/s),对于鄱阳湖水位连续上升也起了较大作用。由此可见,现有有关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对于抑制鄱阳湖严重枯水、增加湖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水源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加大联合调度力度,提升联合调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鄱阳湖一滴水
二〇二五年十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