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论丛:环境新闻的采写方法

媒体:甘肃日报  作者:丁 艳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9/2 8:11:48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环境新闻也随之成为受众最为关心的新闻。如何写好受众最为关心的新闻,笔者依据从事环境新闻报道的经验,得出以下三点感受:

  一、写好环境新闻,必须准确把握环境新闻的内涵。环境新闻始于19世纪美国的资源保护运动,20世纪中期走向成熟。1962年,卡森博士发表著名的报告《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农药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环境新闻才被赋予现代意义。1970年美国出台环境保护法,“环境”一词才有了准确的内涵,即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环境一词的内涵被清晰界定的同时,环境新闻的内容也随之明晰起来。1998年,美国环境新闻记者、犹他州立大学教授麦克·佛罗梅(Michaelfrome)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环境新闻概念。他认为:环境新闻是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严谨准确的数据为基础的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它要求记者理解传播的目的和性质,具有研究的能力和简洁的语言,它不仅回答谁、何事、何时、何地、为何,还要有一种广阔和综合的眼光纵揽全局。麦克·佛罗梅的概念中,首先指出环境新闻是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所谓环境问题,就是指美国环境保护法中所指出的环境的内容。所以要采写环境新闻,必须了解什么是环境,掌握环境的内涵。

  二、写好环境新闻,必须具有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2003年初,黄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库存水位线比2002年低了7.3米。如果单纯地看待这一环境新闻,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它只表明了一个水电站库容量的减少,可能影响发电。与此同时,有专家发文,黄河上游的玛曲县出现了“鸣沙山”。如果没有相关的环境知识,则看不出两则新闻之间的必然联系。2003年7月,《甘肃日报》记者以5篇连续报道,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黄河上游的草场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破坏,湿地大面积干涸,上游来水量减少,导致刘家峡库存水位的降低。如果没有相关的环境知识,这样一则新闻背后的新闻则无法揭示,公众也无从得知更多的信息,真正重要的环境问题得不到国家的重视。科学性是记者对具体的环境科学知识的系统把握和精确传达。卡论丛:环境新闻的采写方法丁艳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环境新闻也随之成为受众最为关心的新闻。如何写好受众最为关心的新闻,笔者依据从事环境新闻报道的经验,得出以下三点感受:

  一、写好环境新闻,必须准确把握环境新闻的内涵。环境新闻始于19世纪美国的资源保护运动,20世纪中期走向成熟。1962年,卡森博士发表著名的报告《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农药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环境新闻才被赋予现代意义。1970年美国出台环境保护法,“环境”一词才有了准确的内涵,即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环境一词的内涵被清晰界定的同时,环境新闻的内容也随之明晰起来。1998年,美国环境新闻记者、犹他州立大学教授麦克·佛罗梅(Michaelfrome)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环境新闻概念。他认为:环境新闻是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以严谨准确的数据为基础的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它要求记者理解传播的目的和性质,具有研究的能力和简洁的语言,它不仅回答谁、何事、何时、何地、为何,还要有一种广阔和综合的眼光纵揽全局。麦克·佛罗梅的概念中,首先指出环境新闻是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所谓环境问题,就是指美国环境保护法中所指出的环境的内容。所以要采写环境新闻,必须了解什么是环境,掌握环境的内涵。

  二、写好环境新闻,必须具有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2003年初,黄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库存水位线比2002年低了7.3米。如果单纯地看待这一环境新闻,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它只表明了一个水电站库容量的减少,可能影响发电。与此同时,有专家发文,黄河上游的玛曲县出现了“鸣沙山”。如果没有相关的环境知识,则看不出两则新闻之间的必然联系。2003年7月,《甘肃日报》记者以5篇连续报道,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黄河上游的草场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破坏,湿地大面积干涸,上游来水量减少,导致刘家峡库存水位的降低。如果没有相关的环境知识,这样一则新闻背后的新闻则无法揭示,公众也无从得知更多的信息,真正重要的环境问题得不到国家的重视。科学性是记者对具体的环境科学知识的系统把握和精确传达。卡森《寂静的春天》之所以震撼人心,其中无懈可击的生化知识起了巨大作用。采写环境新闻时,必须要有环境科学为基础。有了科学基础,才具有对事件本质的判断能力。环境一词本身就含有科学性。认识环境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与相关的知识。没有环境科学作为基础,就不能深刻认识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也不能揭示事件本身的深层关系。

  三、写好环境新闻,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环境新闻因为其对象本身具有广泛的联系性,所以记者必须深入调查,才能揭示真相。成功的环境报道,一定是记者缜密调查的结果。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间接、公开、隐蔽的关系,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些关系盘根错节,复杂深远。这就要求,采写环境新闻的记者,必须到现场,必须到与事件相关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调查。“不到现场不写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但环境新闻则要求采写者不到相关的每一个现场不写新闻。环境记者多数情况下所面对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的污染环境,具有相当的危险性。但是,如果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污染环境的危险,而道听途说,是永远写不出深刻生动、具有震撼力的好新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新闻的深度就是记者视野的广度,记者视野的广度落到实处,就是记者与现场的接近程度,视野越广越接近真相,与现场越近越接近新闻真相。所以环境记者在具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需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只有贴近事实,才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写出具有揭示意义的好作品。 (作者单位:陇东报社)论丛: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森《寂静的春天》之所以震撼人心,其中无懈可击的生化知识起了巨大作用。采写环境新闻时,必须要有环境科学为基础。有了科学基础,才具有对事件本质的判断能力。环境一词本身就含有科学性。认识环境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与相关的知识。没有环境科学作为基础,就不能深刻认识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也不能揭示事件本身的深层关系。

  三、写好环境新闻,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环境新闻因为其对象本身具有广泛的联系性,所以记者必须深入调查,才能揭示真相。成功的环境报道,一定是记者缜密调查的结果。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间接、公开、隐蔽的关系,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些关系盘根错节,复杂深远。这就要求,采写环境新闻的记者,必须到现场,必须到与事件相关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调查。“不到现场不写新闻”,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但环境新闻则要求采写者不到相关的每一个现场不写新闻。环境记者多数情况下所面对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的污染环境,具有相当的危险性。但是,如果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污染环境的危险,而道听途说,是永远写不出深刻生动、具有震撼力的好新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新闻的深度就是记者视野的广度,记者视野的广度落到实处,就是记者与现场的接近程度,视野越广越接近真相,与现场越近越接近新闻真相。所以环境记者在具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需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只有贴近事实,才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写出具有揭示意义的好作品。 (作者单位:陇东报社)

阅读 52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