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低碳公共自行车、屋顶太阳能电站并网运行……近年来,南昌致力于创建头顶有蓝天、环城皆碧水的城市生活环境。
近日出台的《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规划》提出,通过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促进低碳试点城市走向示范城市。同时,把“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品牌唱响全国。
A创建全国低碳示范城市
根据《规划》,南昌将从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全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低碳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形成具有南昌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创建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城市。
◆低碳产业
优先发展绿色照明、服务外包
南昌将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绿色照明、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业、航空制造、新能源设备、生物与新医药等低碳新兴产业。
降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高碳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能源
推广绿色高效照明灯具
在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方面,南昌将加快推进装备改造,提高工业企业能效,关闭高能耗企业。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追求“绿色产值”。抓好重大节能技术改造和示范工程,积极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大节能项目和企业节能行动。
此外,推广绿色高效照明灯具。推进电力结构调整。推进火电厂节能技术改造,提高机组发电效率。
◆低碳交通
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和城市绿道
交通是城市的名片,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形象,南昌将构建低碳交通体系。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加强区域性重要运输通道的统筹规划,在市域范围内建立城乡互相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快速综合交通新网络。
同时,加快建立与区域中心城市框架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系统,创造条件引导市民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实施“城市慢行系统”和城市绿道建设。发展低排放、低能耗交通工具。进行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交通智能化管理。
◆低碳建筑
实施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
《规划》提出构建低碳建筑体系。改造既有高能耗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实施地方性建筑节能办法,出台城市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管理办法。
积极实施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和地面光伏并网电站工程,加强光伏发电在建筑领域和城市照明领域的应用。
◆低碳空间
城市沿赣江拓展至鄱阳湖
根据《规划》,南昌将优化低碳空间结构。健全城市功能,将新城打造成为“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的样板。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扩充城市容量。打造南昌国家高新区低碳产业示范区、湾里区生态园林示范区、红谷滩新区生态人居与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进贤县军山湖低碳农业和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四大低碳示范区域。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把城市沿赣江拓展至鄱阳湖,使南昌成为大湖与大城融为一体的低碳示范之城。
◆低碳技术
重点推进建筑物节能
《规划》提出,南昌将加强低碳技术研发。重点推进工业节能技术、高效照明节能技术、建筑物节能、区域热电联产等技术研究。通过“市校合作”,着力加强产学研“三个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