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南昌女“鸟人”吴丽:用镜头诠释鄱湖美

媒体:大江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3/12/12 7:08:12

拍鸟人吴丽在鄱阳湖

    12日,就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四周年。中国江西网为了展示鄱湖生态之美,赣鄱大地之秀,推出了大型策划,向广大网友征集鄱湖鸟片、鸟频和“鸟人”,展现人鸟和谐的生态赣鄱。10日,戏称自己是“鸟人”的江西生态摄影研究会会员吴丽,专门联系本网记者,讲述她五年来的“鸟人”故事。

  清晨,赶在朝阳升起前到达拍摄点,潜伏在鄱阳湖畔的芦苇中、泥潭里,等待鸟群的出现……这是吴丽退休后5年里,习以为常的拍鸟生活。吴丽说,光吴城镇就有310多种鸟类,她拍到的不过三分之一。“你不身处其中,就无法感受到几千只白鹭从你头顶掠过时的豪情,仰起头全是白茫茫的一片,那一瞬间我能感到自己与大自然如此亲近,江西的生态如此之美。”

  晨光中的追鸟人

  10日,记者初次见到吴丽时,她刚从都昌回来,正忙着布置一场摄影展。

  “摄影协会很多朋友告诉我,女人不适合拍鸟,因为那太辛苦。”吴丽手上拿着相机如是说,开始拍鸟是自己在2009年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个江西生态摄影研究会的朋友在分享鄱湖的片子,她被鄱湖的美震撼住了,无法自拔。于是一向爱好拍摄的她专门购买了拍鸟装备,和同朋友们踏上了追鸟的不归之旅。

  拍摄期间,吴丽和同伴们每天赶在朝阳升起前,穿好迷彩服,扛着长枪短炮在鄱阳湖畔潜伏下,等待群鸟的出现。通常而言,人与白鹤的安全距离要达200米,才能不惊动它们。但作为拍鸟人,吴丽需要更近距离,她和同伴们小心地潜入泥潭,在泥淖中一步步艰难前行,高筒套鞋被浊泥拔掉了,就干脆打赤脚,天寒地冻时,泥巴里的菱角、螺蛳划得皮肤生疼。

  “相对拍鸟时激动的心情,这些苦和累不算什么。如果一天找不到好的拍摄对象,那才叫沮丧。”吴丽说,2009年去永修吴城拍摄时,鸟群大都聚集在湖中央,每次都打着望远镜看好半天,观察一天都没机会按快门。而这两年来,江西生态越来越好,鄱湖候鸟成批成批地增加,牵家带口在这里扎窝。每次看到之前的“老朋友”一些濒危野生鸟类出现在眼前,吴丽心底都会涌出一样的冲动和欢喜。“前不久又看到带着蓝色彩环‘08’的白鹤,它们一家三口来鄱湖过冬,当时我们几个摄友激动地在地上匍匐前进。”

  拍鸟须先尊重自然

  吴丽说,“鸟人”的工作不仅仅是用镜头去复制,而是用勤奋和智慧全身心地去观察、去体味、去思考。只有拍鸟中感悟到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情感、爱情以及生存意义,作品才能拥有形体和情感交融的感染力。

  采访中,吴丽还告诉记者拍鸟人一个不成文的铁律:拍摄物的福祉更重于摄影本身。如果为了拍摄到钟意的画面而惊吓了鸟,或是破坏了鸟的巢穴以及生活的环境,就悖离了鸟类摄影展示自然与美丽的初衷。“优秀的鸟类摄影师都懂得首先尊重这些自然的生灵,同时善待它们栖息的环境,不妨碍它们的活动,了解并懂得鸟类的知识及其生活习性和规律,才能够更好地拍摄好它们。”

  5年的拍鸟生涯,吴丽和摄友们走遍了象山、吴城、鸳鸯湖、莲乡广昌多地,录制候鸟群的迁徙、觅食以及鄱阳湖保护站人员对受伤鸟儿的救治、放飞,作品数十部。她想把作品赠给鄱阳湖保护管理局,唤起更多人珍惜候鸟,保护候鸟。因为那也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在女“鸟人”吴丽的心中,天空中飞翔的不只有鸟儿,还有一颗热爱生态的心。(记者谢子玥)

阅读 344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