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有鱼名刀

媒体:九江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5/9 8:30:38
撰文/周公略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初次听说有鱼名刀,心中不禁一动——刀鱼! 

    后来,更了解一些,原来刀鱼是名贵鱼。从立春开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作生殖回游。刀鱼的最大特点是细骨遍布全身。清明前,刀鱼细骨软如棉,清明后,刀鱼细骨硬如针。所以有“刀不过清明,鲥不过端午。”的说法。早春入江的刀鱼,鱼体丰腴肥嫩,质量最好。刀鱼清洗不需刮鳞。因为鱼鳞中含有大量脂肪,经蒸煮会自动融化,变成一层油。有报称:“一条刀鱼7家饭店争抢”、“一斤刀鱼价格上万“,好一个鱼中贵族。 

    我在大江之南、鄱阳湖畔生活数年了,却从未见过活的刀鱼。一日在网上见到刀鱼的照片,只见鱼鳞细白如银光闪烁,体形狭长扁平似一尺短刀。我就感到刀鱼有一种不可凌犯的侠气,一股坚忍不拔的韧劲,确实是鱼中坚贞之士。 

    据《辞海》记载:刀鱼“春夏集群溯河,分别到河流上游或在河口产卵,形成渔汛,产卵后又返归海中。”嗨,原来刀鱼的一生,要二游大江,魂归东海,这种不辞千里不惧艰难的朝圣心结和落叶归根的断然心态,足可使刀鱼成为鱼中高洁之士,给人以启迪和惭愧! 

    然而鄱湖渔人告诉我,在安徽至江西的300公里长江水面,有人专门捕捉刀鱼,一有收获,马上有人来收购,然后放在冰箱里火速送至江浙。严峻的形势还不止于此,江苏、上海的长江水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百里江面常常上演捕“刀”大战。捕“刀”“战火”从长江中游一直烧到了长江出海口。在崇明岛附近,刀鱼遭到了第一道“阻击”,仅在这里,刚从海里进入长江还没来得及喘息片刻的刀鱼就被捕捞了十之七八。过了崇明,又有海门、太仓等地的“重重关卡”,能够历经艰险进入张家港水域的刀鱼已屈指可数。张家港拥有70公里左右的长江岸线,在这片江面上,除了张家港本地的渔船,还有来自常州、江阴、苏北,甚至安徽、山东的渔船,数省云帆聚集江面,与鱼相搏,让人感慨!侥幸逃脱的刀鱼再往上洄游到芜湖、安庆、九江,能够长驱千里、历尽环生险象抵达繁育温床的鄱阳湖的,就是刀鱼中的幸运儿了。刀鱼的命运,的确是相当的凄惨! 

    刀鱼高洁、勇敢、坚决、宁死不屈,如可杀不可辱的“士”。但“皎皎者易污,桡桡者易折”,心比天高的刀鱼,命运坎坷。每年南北岸进入长江的污水使得刀鱼难以自洁,渔民们密不透风的渔网追杀等危险使得他们难逃劫难——刀鱼越捕越少,而渔民的生存,正如刀鱼一样一步步地走向困境。末代渔民的情感,却尚不会怜惜到网中的猎物,虽然他们的命运是休戚与共的! 

    其实刀鱼背运之事,也就是最近三十年中。这也是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非常正确的又一明证!但愿“河豚香、鲥鱼肥、刀鱼鲜”的“长江三鲜”不会只是今人的回味,后人的遗憾!希望侠气凛然、器宇轩昂的刀鱼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阅读 28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