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景德镇日报 作者:程勤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4/28 7:55:54
祁门县水利局、大坦乡政府的干部和我市60余名志愿者在昌江之源举行了简短而又隆重的取昌江之源之水、集体宣誓和“探寻昌江源,保护母亲河”签名活动。这是我市首次开展探寻昌江源、保护母亲河大型活动,旨在唤起昌江沿岸居民充分认识保护母亲河、爱我昌江的主人翁意识、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
昌江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海拔1116米的黄山余脉大洪山,自北向南流经祁门县、景德镇市汇入鄱阳湖后流入长江。流域总面积6260平方公里,其中在安徽省境内1894平方公里,我省境内3274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254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内81.3公里,江西省境内172.7公里。
记者在源头看到,昌江上游地形陡峭,峡谷盆地相间,落差大,河床稳定,山峦叠嶂,峡谷幽深,流泉飞瀑,林海松涛,森林植被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据了解,祁门县委县政府和流域乡镇非常重视对昌江源头的保护,当地村民也养成良好的植树造林、护一江碧水的习惯。记者从昌江源头循江而下,看到沿江居民一些不好的生活生产习惯,如沿江倾倒生活垃圾、有化肥农药污染的水田浊水直接排放到河中,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昌江水质。昌江之源大坦乡是祁门县最贫困的乡,由于贫困,群众滥砍伐山林和过度开荒种地等陋习对昌江水源地都会起消极影响。因此,沿岸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关注昌江源头的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保护好一江清水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