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6/4/14 6:57:37
(原标题:自建人工湿地 告别垃圾围村)
4月10日,从县城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峡江县金坪民族乡新民村拍照。这个拥有261户、700多人的村庄,几年前还是污水横流、蚊子苍蝇乱飞的景象,通过改善村容村貌,如今每天吸引不少城里人前来观光休闲。该村一年前开始采用的“生态疗法”,将村里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直接用于灌溉。
在新民村文化大礼堂旁的低洼处,一片绿色格外惹眼,这是该村为处理生活污水而打造的“人工湿地”。村干部告诉记者,其实这块“湿地”是一套生活污水无动力一体化处理设施。据了解,这项工程总投入18万元,采取的是“无动力厌氧 人工湿地”工艺,日处理生活污水量50立方米。村里的生活污水通过统一的管网进行收集,进入积水池,然后从积水池自流到厌氧一体化装置发酵,再进入人工湿地,当生活污水流过人工湿地时,经沙石、土壤过滤和植物根系的多种微生物活动,使水质得到净化。
目前,吉安市正在全面推广生活污水的“生态疗法”。去年,该市在所有乡镇都建了一座“氧化塘+人工湿地”污水治理工程,通过示范带动在全市农村推广,力争到2020年每一个行政村建成一座以上污水治理工程,规范农村污水排放和处理。
作者: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