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广东深圳发布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5/7 11:00:07

近日,经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同意,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印发实施《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资源保护利用类市级重要专项规划,旨在构建全域覆盖、陆海统筹、智慧高效、全民参与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着力推动深圳自然生态保护工作进入全域全要素系统保护新阶段。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和“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国际重要枢纽,深圳拥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截至2023年底,深圳已记录到原生性脊椎动物651种,野生维管植物2218种;海洋游泳动物187种,底栖动物429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

三大策略十大举措,绘就生态新图景

《规划》以“山海共栖,万物生息”为愿景,明确打造“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首善之城、国际生物多样性友好示范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的总体目标。规划方案围绕“维育野性生息山海、建设和谐共生都市、争创生态文明先锋”三大策略,提出十大举措,绘就深圳自然生态新图景。

根据《规划》,深圳将构建“四带五核多节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格局。包括罗田-大鹏、清林径-梧桐山生态保育带,珠江口-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陆海协同生态保育带;以及大鹏半岛-田头山保护核心、珠江口保护核心、梧桐山-三洲田、深圳湾、大亚湾等五大保护核心。突出穿山甲、黑脸琵鹭、中华白海豚等伞护种旗舰种栖息生境的整体保护,兼顾其他重点保护物种、特色(有)物种的生境系统性保护,推动栖息地保护向生息网构建转变,形成山海城全域生境网络。

《规划》提出,明确深港、深莞惠、深珠在核心栖息地的协同保护、生物通道的联通、入侵物种联合防治等方面开展保护合作,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生态共保共建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加强关键领域国际科研合作、发起全球候鸟保护合作倡议、建成生物廊道保护修复典范等措施,形成国际范例,提升深圳在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实现三大创新突破,引领保护管理新范式

《规划》是全国超大城市首个统筹陆海全域、覆盖全要素的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主要体现三大创新突破。

一是全域空间保护,首次构建分级分类的野生动植物生境保护空间体系,绘制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二是陆海统筹治理,系统推进水陆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创新提出“界面-通道-节点”海陆联动保护治理方案,构建“生境走廊-动物通道”两层级生物廊道保护体系;三是智慧赋能体系,建立全链条智慧化保护管理体系,部署生态感知监测系统,建设高端科研平台,开发全民可参与的数字交互平台,促进全民保护意识主流化。

《规划》分时序、分层级系统推进实施,明确近期行动计划,包括调查监测网络、重要生境保护修复、生物廊道保护修复、重点物种救护与繁育、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科普与教育等6大类20项重点工程,以及保护体系健全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制定、物种专项调查与科研、国际交流合作及相关专项研究等5大类30项计划行动任务。

《规划》绘就深圳“野性山海”与“活力都市”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景象,以十年新蓝图筑就美丽中国典范,打造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圳样板”,力争为全球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阅读 67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