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后,宜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当成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赶超发展的一个新支点,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谋篇布局,迅速跟进融入,主动全面对接。宜春市工商局主动策应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创业服务年活动,制定了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13条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
在新闻发布会上,宜春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云辉对《宜春市工商局关于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宜春“三区一花园”规划的若干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
该局从四个方面出台了13条具体措施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一是降低高新技术产业的准入门槛。放宽新能源新技术产业企业名称登记、集团登记、住所登记条件,支持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增加注册资本。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引导发展农村“绿色经纪人”,推广发展“生态订单农业”,帮助农副产品争创“绿色品牌”,扶持服务业打造“生态品牌”。三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国家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进行清理整顿,促进落后产能企业向生态、低碳方向转型。在2010年内,对从事绿色、生态、低碳产业并符合登记条件的个体经营户,免收开业登记费和营业执照副本工本费。农民专业合作社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大对生态、低碳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出质贷款融资,免费为企业办理股权出质登记。鼓励和支持中国驰名商标、江西省著名商标所有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四是全力优化服务机制。开通“高新产业服务直通车”,派专人进驻,主动参与,提前介入;全市工商系统开通“创业服务热线”,由专职人员接听,实行“5 2”(5个工作日 2个休息日)、“白加黑”(白天 晚上)工作制,24小时全天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