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余江讯 (通讯员吴茂兴、黄帅有)从收购废旧物资起家的保太集团历经半年技改扩建,企业新上的2万吨铝合金异型材建设项目试产成功,新上两条生产线可年增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这是该县坚持工业强县,通过打造产业聚集平台和强化科技创新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出的硕果。至今,余江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今年1至4月,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34亿元,其中地方传统产业占比近八成。
余江是全国闻名的“雕刻之乡”、“眼镜之乡”,仅雕刻、眼镜、微型元件和再生资源等四大传统产业就拥有近300家民营企业,带动约4万人就业。为壮大地方传统产业,该县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鹰潭市建设世界绿色铜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托国家外贸转型专业型示范基地、全国再生资源示范市场、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省最大的微型元件生产基地、雕刻文化创意示范基地等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产业聚集平台,争创省级重点园区,进一步加快传统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现已依托果喜集团、保太集团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了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雕刻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培育、壮大原有的微型元件产业园和眼镜工业园,使园区面积在五年内扩大了一倍,形成了“一园六片”的工业布局。目前,重点打造的年交易加工废旧金属能力15万吨的中国再生资源交易示范市场、4平方公里的虎山工业园、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锦江微型元件产业园等产业园正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极。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中面临产业单一、规模小等问题,该县还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精心包装了环保型节能灯、内螺纹铜管、铜合金及隐形眼镜等五个战略新型产业项目,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今年一季度,该县新引进工业项目16个,新开工建设项目12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9个,其中传统产业相关项目占到60%以上。
为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该县建立并完善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科技投入为主体,以银行贷款和社会多层次融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仅去年,全县科技投入达1.4亿元,专利申请达65项,专利授权达45项,奖励扶持科技创新项目12项。由江西同城铜管公司自主研发的《覆塑内螺纹铜管技术》已通过了省科技厅验收,新产品广泛配套TCL、长虹、美的等国内知名企业,并出口美国、欧盟等地,每年还可为公司增加销售收入3000万元。 同时,该县还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在产学研互动中实现多赢。“阳光照明”自主开发的“微汞自镇流”节能新技术,不仅使荧光灯每支含汞量由5mg降低到1mg,更突破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出口美国和欧盟的产品大幅增长,今年仅该项技术已为企业创造利税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