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岘台确定建造时,抚州全民参与,纷纷提出意见;
梦湖工程,将一片沼泽地变成一个风景优美的景观湖,见证这一变化后,市民都积极参与到湖的命名活动中来;
听说抚州有铁路经过时,有人不敢相信。直到2007年11月24日,向莆铁路抚州站举行开工典礼时,抚州人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这次,火车真的要来了。数以万计的市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抚州的伟大时刻。
……
抚州的城市建设,件件都建在市民的心坎里。
![]() |
![]() |
城市之梦想
铁路建设如火如荼
1984年,傅志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抚州市计划委(现发改委)工作。她清楚地记得,1985年,那时,北京至深圳铁路(现京九线)线路勘察,地势平坦、施工成本更小占据优势的抚州,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日后,抚州人眼睁睁看着京九铁路从吉安、赣州经过,他们只能继续着没有铁路的生活。
“铁路,是抚州几代发改委人的心结。”现在已是抚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的傅志红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抚州是江西省惟一没有铁路干线通过经济腹地的设区市。铁路,也成为抚州人民翘首企盼的梦想。
2004年1月,在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仍然没有经过抚州的铁路项目。失去一次次良机的抚州,似乎“离铁路越来越远”。为改变这种状况,抚州市委、市政府把铁路建设项目作为改变抚州区位条件,实现经济腾飞的重中之重进行谋划和推进,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从2004年4月起,抚州市组织相关人员赴武汉市就铁路建设问题与铁四院专家进行沟通,寻求良策,委托该院编制抚州铁路机会研究报告,并促成福建三明市和莆田市人民政府领导在抚州市召开三市政府联席会议。经共同协商,三市确定抚州入闽铁路项目名称暂定为向莆(向塘经抚州、三明至莆田湄洲湾)铁路。经过多方努力,2005年3月,江西省政府与铁道部在井冈山市签署了《关于江西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同意建设向莆铁路,并列入“十一五”铁路建设计划。
2007年11月24日,向莆铁路抚州站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向莆铁路江西段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0月,向莆铁路抚州段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展开,项目全线开工建设。
城市之扩张
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经济在发展,人口在增加,城市也必将要扩张。城市怎么发展,将要发展成什么样子?抚州给出了答案:“建现代工业新城、创文化生态名城”。
有了城市的定位,“向南拓展新区、向西对接上顿渡片区、推进‘一河两岸’”的具体实施措施也相应出台。几年间,抚州上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发展适度超前和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一手抓老城区改造,一手抓新城区开发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在近几年时间里,抚州市规划和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城市建设项目,有力推进了市中心城区建设。目前,抚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46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加1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44.7万人、比2006年增加18万人,城镇化率达39%、比2006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
“我们深深地感到,虽然前两年市中心城区实施了46个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城市面貌有了一定变化,但抚州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城市承载能力还不强,城市发展潜力仍很巨大。”抚州市委书记甘良淼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抚州又在中心城区实施了39个重点建设项目。
城市要发展,仅仅纠缠在老城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扩张建设。
只有加快道路建设,才能拉大城市的框架。目前,通过建设抚河大道西段、赣东大道南延伸段、抚八线改造、文昌大道改造、玉茗大道南延伸段、西一路、西二路、外环路、赣东大道北延伸段、南门大道东延伸段等11个道路建设项目,新建道路60公里,不仅有效完善了城市路网,而且使市中心城区面积再拓展约10平方公里。
这些工地都在“白加黑”、“5+2”地紧张施工中,目前,抚州市9纵8横4环的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不久,一个崭新的抚州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城市之名片
文化生态城正在形成
“努力把拟岘台打造成江南第四大名楼”,在抚州市拟岘台施工现场,打着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拟岘台建于北宋,历来为抚州郡城第一胜景,历史上曾经6次重修。近年来,抚州飞速发展,抚州人对于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连续几年抚州市两会上,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要重建拟岘台。
在确定重修拟岘台之后,抚州市民全民参与,对拟岘台的选址、如何建造等问题各抒己见。5月4日,项目正式开工,预计于2010年12月竣工。届时,拟岘台将成为抚州的名片,临川文化的载体,国家4A级景区,一座历史台、文化台、德政台。
9月4日21时许,抚州市梦湖广场上,聚集着许多纳凉的市民。你很难想象,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地,雨季一片汪洋,旱季蚊虫成群。2007年4月8日,梦湖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7月1日,工程基本完工,正式关闸蓄水。湖面面积2006亩,湖身长3000米,湖面最宽处为1000多米,蓄水总量468平方米,平均水位3.5米。另外,作为梦湖工程的一部分,66亩的梦岛,129.1亩的广场,长459米的梦桥,都成为了抚州市民新的聚集处。
梦湖刚建成时,通过当地电视台、报纸向市民征名,最后选中梦湖两字。不仅因为这里湖景美丽,如梦如幻,而且汤显祖
曾著有临川四梦,取名梦湖有传承汤翁文化之意。80多岁的孔老师一连写了几封信,阐述自己的观点。“城市属于每一个抚州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种荣誉感和归属感,正来自于抚州的变化。”
“凤岗河的蚊子,打死了三担,还飞得到处都是。”这是抚州方言形容以前凤岗河的状况,现在,这里已经成了景观河……
已建成的汤显祖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广场和文渊、曲苑景观,再加上尚在紧张施工计划投资3.33亿元文化生态名人园等一系列城市经典建设,将把抚州装扮得更加美丽。
现在,你问抚州人当地有什么标志性场所,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答案。
城市之绿化
把森林引进都市
城市的发展,往往与空气质量成为一对矛盾体。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抚州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把森林引进都市。
汝水森林公园二期(扩建)项目是,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将公园范围进一步扩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增3个人工湖,使人工湖水面扩至151亩;建设环湖公路,实施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新建4座桥梁,其中一座为仿古廊桥。
该项目负责人、抚州市林业局局长魏建民说,该项目最大的特色还是在其植物上,明年5月1日,这里可以找到在抚州土壤上能存活的所有名贵树种。除了汝水森林公园外,抚州还有梦湖国家湿地公园,并且将要在中心城区打造钟岭森林公园。
抚州的绿,不仅体现在公园内,道路的两旁的超宽的绿化带,让你在行进间一点也体会不到疲劳。森林不仅要在山上,还要引向平原、引向城市,引进每个角落。
一批森林公园的建设,再加上通过大力实施造绿工程、亮化工程,抚州做到了“项目建设到哪里、绿化亮化就延伸到哪里”,把森林引进城市,把城市变成森林,把园林变成森林,给城市留下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以来,抚州市中心城区新增绿化覆盖面积1600余亩,绿化覆盖总面积近3万亩,绿化覆盖率达42.4%。
一个城在林中、城在水中,碧波荡漾的文化生态新抚州正在形成。
记者手记
“我开了个‘专家门诊’,还不准休息。每天没人找我说开心的事,汇集来的都是疑难杂症,等着我开‘方子’。”抚州市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陈日武说,每天到了办公室,他便不属于自己支配。
“你晒黑了。”“你更黑!”抚州的局长们碰到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他们成了各个项目的“业主”,每天在项目工地上的时间,比在办公室呆的时间要长很多。
无论是市长的操劳,还是局长们的辛苦,他们都在累并快乐着。“我们都是抚州人,抚州要发展了,我们不上紧,还配做抚州人吗?”
□文/图 首席记者刘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