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黑白两种鹤在哪过冬?

媒体:新华社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5/12/28 7:06:41

当雾霾侵扰北方众多城市的时候,有一群来自西伯利亚的客人——白鹤正在中国江西的鄱阳湖享受阳光、碧水、绿草、花香。

 

每年秋冬季节,当严寒侵袭,远在西伯利亚的白鹤和青藏高原及其附近高海拔地区的黑颈鹤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迁徙。

 

白鹤从西伯利亚向南飞5100公里到鄱阳湖越冬;黑颈鹤则从青藏高原及其附近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迁往海拔2500米至3500米的青藏高原南部及云贵高原越冬。

 

1月20日,白鹤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觅食。新华社记者 王小龙 摄

 

不管是往返上万公里迁移的白鹤,还是飞舞在青藏、云贵高原的黑颈鹤,都有着对环境近乎苛刻的要求。一黑一白,两条迁徙路线,生动地再现了所到之处的生态变化轨迹。

 

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或黑袖鹤,在地球上生活了6000万年,堪称是鸟类中的“活化石”,是湿地的指示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级物种,目前全世界仅有4000余只。

 

12月6日,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圩堤内农田拍摄的大批白鹤。新华社记者 王小龙 摄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鄱阳湖水落滩出,湖泊星罗棋布,鱼虾丰富,野花飘香,这些都让白鹤爱上这个远方的家乡。据统计,鄱阳湖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最多时达3000多只,白鹤种群占全球的98%以上。

 

翱翔、打闹、觅食……在吉林省镇赉县境内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群白鹤在此停歇休息,养精蓄锐。丰富的食物、宽广的湿地,让这里成了白鹤休息的客栈。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2000多只白鹤如约而至,在莫莫格保护区停歇了40多天。

 

10月13日,在吉林镇赉县境内的莫莫格白鹤保护区,两只白鹤在晨曦中起舞。新华社记者 潘晟昱 摄

 

每年10月中旬起,黑颈鹤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海拔3500米至4500米的高原沼泽地区飞到西藏海拔3500米至2500米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流域及云贵高原越冬。

 

2009年2月24日,在云南昭通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大量遗留的青稞、小麦、草根为黑颈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加之纯净的河流、洁净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这里成为黑颈鹤完美的越冬栖息地。

 

黑颈鹤属高原特有鹤类、世界濒危物种,因头顶裸露处呈暗红色,前颈和上颈腹面披以黑色羽毛而得名。

 

11月21日,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与牛和谐共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目前西藏的黑颈鹤总数已超过8000只,这一数字占全球黑颈鹤总数的80%以上。“我们对保护白鹤都负有重任。”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苔原带生物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尼古拉·科尔马戈诺夫说,“在多年、多方的合作与参与下,我们建立了珍稀鹤类栖息地的全球保护网。西伯利亚白鹤的数量已上升并稳定在约4千只,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巨大成就,中国所做的科研和环保方面的投入不可估量。”

 

11月21日,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黑颈鹤在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我们对保护白鹤都负有重任。”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苔原带生物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尼古拉·科尔马戈诺夫说,“在多年、多方的合作与参与下,我们建立了珍稀鹤类栖息地的全球保护网。”

 

他认为,西伯利亚白鹤的数量已上升并稳定在约4000只,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巨大成就,中国所做的科研和环保方面的投入不可估量。

 

 

 

 

记者:周华、丁宜

阅读 4122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