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开好局、起好步非常重要。昨日,作为“牵头人”的省发改委,迅速在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进行了动员,抓好规划、对接落实和项目启动。我省将抓紧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和完善18个专项规划,“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也将紧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条主线。另外,集中精力抓“两核一控”为重点的铁路、高速、民航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 鄱阳湖畔的新能源:风力发电(资料图) A、规划 规划实施方案本月形成初稿 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在2月底前形成初稿,3月底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报省委、省政府审定后,下发各地、各部门执行。 另外,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两区一带”分区详细规划,也要求在4月底前形成初稿,6月底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报省委、省政府审定后发布实施。 18个专项规划下月完成修改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生态林业发展、水利建设、湿地保护、五河流域治理、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生态农业发展、物流基地和口岸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能源开发、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文化建设、血吸虫病防治、减少贫困人口和科技创新等18个专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我省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报省委、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鄱阳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力争2月底前形成初稿,上半年完成规划论证、审批,争取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流域治理规划。 “十二五”规划紧扣鄱湖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统领全局的重大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质上就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省要求必须紧扣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条主线,有关项目和政策都要围绕这个龙头工程来展开。 B、项目 力争中央投资突破140亿元 我省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逐项进行梳理,力争春节前提出需要与国家对接的项目清单。除了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国家对接好,在重大资金对接方面,力争中央投资突破14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确保80亿元、力争100亿元,争取中央代地方发行国债60亿元。 鄱湖水利枢纽工程力争获批复 全力以赴抓好以“两核一控”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彭泽核电场地平整工作已经启动,我省要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万安烟家山核电项目已落实投资方并组建项目筹备处,要抓紧完成外委专题等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几经争取,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中科院专家的理解和支持,目前湿地候鸟、鱼类洄游、江湖关系等6个专题研究将加快完成,力争年底前国家批复立项。 推进一批交通基础设施早施工 同时,着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和前期工作,力争国家早日批复、早日开工建设、早日发挥作用。铁路方面,主要是开工建设昌吉赣客专、九景衢铁路江西段、武九客专江西段、皖赣铁路新建双线江西段、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江西段等8个项目。同时,做好鹰梅铁路江西段、咸宜吉铁路江西段、乐德铁路支线延伸线、衡茶吉铁路东延等4个项目的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方面,主要是开工建设吉安至莲花、赣州至崇义、奉新至铜鼓、德兴至上饶、抚州至吉安等12条高速公路。同时,做好寻乌至全南、都昌至九江县等4个项目前期工作。民航方面,主要是加快推进上饶三清山机场新建、井冈山机场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 污水处理费本月起每吨0.8~1元 全力以赴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是抓好县(市)污水处理设施转让并投运,进一步完善县(市)污水处理收集管网工程,努力提高污水处理率。从2月1日起,我省已实施新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每吨水征收0.8~1元的污水处理费,所收费用主要用于保障全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 成立省节能中心把好节能关 在推进节能减排方面,重点是把好项目准入关,我省将成立省节能中心,尽快开展项目节能评审工作,并与环评、用地、规划等一并作为项目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 209个新兴产业项目逐步启动 围绕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我省重点培育壮大光伏、风能核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元。今年重点实施新余和南昌光伏产业基地、中兴软件产业园二期、南昌和景德镇LED照明产业基地、六○二所直升机研发等209个项目,力争年度投资达到700亿元左右。 同时,抓住国家开展有关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机遇,力争引进麒麟、立达等四个风险基金,重点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创意产业4个方面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和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筹建两个千万吨级产业基地 我省还将全力以赴推进传统产业调整振兴,要突出抓好两个千万吨产业基地建设,即:九江湖口千万吨级钢铁产业基地建设;九江石化千万吨级炼油基地项目建设,力争三年内使九江石化形成千万吨的炼油综合加工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超100亿元。 人均道路将提高到13.2平方米 在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加快推进城镇水、电、路、气建设。城市道路,力争3年建设248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面积由9120万平方米提高到1.16亿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11.06平方米提高到13.2平方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供水力争三年新增120万吨,城市供水能力由每天760万吨增加到880万吨,供水普及率由96.5%提高到98%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由30%提高到70%;城市公共绿地,力争三年内人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由8平方米增加到10平方米。 3月底前南昌用上天然气 电力供应,三年内新建、扩建50万伏变电站10座、线路1335公里,22万伏变电站50座、线路2918公里,到2012年使80%的县至少有一座22万伏变电站。 天然气供应,要配合国家西气东输二线和川气东送工程,加快省内输气管网建设,确保今年3月底前向南昌、九江、景德镇3个城市供气,年底向鄱阳湖周边地区33个县城供气,2012年底前向全省80%左右的县(市、区)供气。(文/记者刘媛 实习生陈瑞培) |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