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真武脚踏龟蛇寓意镇风浪

媒体:广州日报  作者:钟 葵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5/14 8:51:36
  佛山祖庙是广东最大的真武庙。 钟葵摄
  ▲真武大帝铜像。 钟志强摄
  ▲佛山祖庙锦香池的玄武石像。关华国摄

  寺庙堪舆

  本专版撰文:钟 葵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堪舆学的重要概念,这四种神兽既是东西南北的代名词,也是建筑主体左右前后的代名词。

  北方玄武为龟蛇合体之象

  四神兽的名称最初是出现在古代天文学里面。古人在观察天上的星辰时,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连起来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于是古人称东方为苍龙;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鸟,于是古人称南方为朱雀;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像一只猛虎,于是古人称西方为白虎;北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像一条蛇和一只龟缠在一起,于是古人称北方为玄武。在古代,这四种神兽统称“四象”,又称“四灵”。

  “四象“作为方位的代名词,在先秦的著作中已有记载,“四象”出现在堪舆学著作中并成为堪舆学的重要概念是在三国以后,《三国志·管辂传》和晋代郭璞的《葬书》中都有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来判断地形吉凶的文字记载。

  在“四象”中,青龙、朱雀、白虎都是一种神兽的形象,唯有玄武是龟蛇合体,在汉以后的历史演变中,玄武不仅作为一种神兽出现在天文学和堪舆学中,还变成了在全国影响极大的神仙偶像——玄武大帝。

  民间称玄武为荡魔天尊

  玄武大帝又称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为道教神仙中地位崇高的玉京尊神,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为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道经称,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相传是净乐国太子,十五岁时辞别父母,入武当山修道,但在深山老林中修练了很久都没有得道,失望之余欲弃道还俗,被紫气元君化作老太婆用铁杵磨针点化,使他悟出“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道理,于是继续刻苦修炼,最终得道飞升,现武当山有一名胜叫磨针井,相传就是真武大帝被点化之地。

  在传统文化中,玄武为北方之神;因北方属水,又为水神;因玄武为龟蛇合体,又为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因龟蛇身披鳞甲,又为武神。北方七宿中有斗宿,道经认为人之生死寿夭均由北斗主宰。又因龟的寿命很长,是长寿和不死的象征,所以真武大帝也是司命之神。在古代,人们祈求延年益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朱元璋得天下自以为有神助

  从宋代开始,奉祀真武大帝的行为从民间信仰进一步发展为“官方”信仰,宋真宗、宋徽宗、宋钦宗等对真武大帝屡有加封,在全国各地兴建了很多北帝庙、真武庙。在北宋时期,真武的形象仍是龟蛇,到了南宋,真武大帝由龟蛇的形象变成人的形象。元明时期,全国各地对真武大帝的崇拜更加普遍,尤其是明代,由于统治者的推波助澜,真武大帝在各路神佛中几乎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一场生死大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朱元璋采用火攻,就在这时,东北风骤起,陈友谅的巨舰正处于下风口,转眼间樯橹灰飞烟灭,陈友谅大败。一场东北风帮助朱元璋打败了劲敌陈友谅,使本来就信奉道教的朱元璋更加相信全靠水神真武大帝的保佑,自己才取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在定都南京后,朱元璋在南京建了一座真武庙,定时祭祀真武大帝,不仅如此,每当藩王来京觐见皇帝,朱元璋令他们在返回前都要在端门祭祀真武大帝。

  数十年后,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面对建文帝步步紧逼的削藩行动,发了“靖难之役”,据说就在举起反旗的时候,将士们都看到了真武大帝显灵,于是三军欢呼雀跃,士气大增。三年后,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在纪念这场战争的一篇祭文中,朱棣称:“朕肃清内难,幸得北极玄天上帝保佑,来日定大修宫观以谢神灵”。公元1424年,永乐皇帝兑现了他的诺言,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宫观耸立在武当山上,从此以后,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朱棣还下诏特封真武大帝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在整个明代,全国各地不仅陆续兴建数千座真武庙,很多百姓还将真武铜像请回家中供奉。

  明代真武造像工艺精湛

  现在我们见到的真武大帝像,一般都是跣足披发,有的脚踏龟蛇,有的龟蛇在两脚之间,寓意禁止龟蛇鱼鳖等兴风作浪。这些真武像多数造型端庄,工艺精湛,反映了明代匠人非同一般的工艺技术。

  在广东保存至今的古代寺庙中,有不少是供奉真武大帝的寺庙,其中最有名的是佛山的祖庙和广州的仁威祖庙。佛山祖庙的真武大帝铜像铸造于明代,重达两千多公斤。

  广东人为何兴建这么多真武庙?学者们普遍认为,除了受当时的社会风气影响外,建真武庙和珠三角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有关。珠三角河流纵横,水患频发,而真武大帝是传说中的镇水之神,岭南人为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平安,才建起了一座座北帝庙,虔诚地奉祀真武大帝。有人问,为何广州的仁威祖庙不叫真武庙或北帝庙呢?原来,这也是有历史典故的,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朝廷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自此以后,一些奉祀真武的寺庙也叫仁威祖庙。

阅读 115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