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戚虹鸿
踏着新年的朝阳,2016年的第一个小长假悄悄过去。三天假期,晴空万里、温暖宜人,暖暖的冬日里,市民们都走出家门,去登山、去赏景、去游船、去观鸟,去大自然的怀抱里,去淳朴的乡村中。上饶,用花样旅游拥抱新的一年。
登山游
新年伊始,登高望远,放飞新年希望,为新年祈福。登山成了许多人元旦假期出游的首选。
新年第一天,三清山就迎来了上千名游客。或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或男女情侣,游客们手牵手齐齐来三清山登山祈福,有的更是成群结队拉着横幅大张旗鼓地许下愿望。在登山中、在欢笑中,人们用手机或相机捕捉新年新的美好瞬间。1月2日当天,三清山迎来了3000人的旅游大团。带着“登高祈福”的心愿,千人旅游大团的游客手系幸运小红绳,喜气洋洋地登上了三清山,为新年祈福。仙气缥缈的三清山溢满了暖洋洋的节日喜气。
三天的元旦假期,灵山的云海也给游人们展现了自己最美的姿态。时而如铺排的白绢、时而如奔涌的怒涛、时而如触手可及的棉花糖。一边是峭拔挺立的奇石,一边是袅袅的缭绕云雾。2016年1月1日至3日灵山景区共接游客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0万。游客童雪群和家人一起来到灵山,对灵山的云海赞不绝口“2016年的第一次旅行来到了灵山,真的不虚此行,云雾实在太美了!”
面对新年日益增多的游客,为保障景区平稳运行,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灵山景区年前就对索道进行了年度检修,对栈道安全进行了认真检查,对厕所、休息椅等其他游览设施进行了完善。并制定了《2016年元旦小长假旅游工作方案》、《游客秩序应急疏散预案》、《景区森林防火工作预案》和《安全应急预案》等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元旦期间每天由景区主要领导带队对人员上班到岗情况、卫生保洁和防火安全等进行督查,将各项工作提前谋划到位。
乡村游
元旦期间,乡村休闲游也更加跑火。看惯了城市里林立的高楼、拥挤的车辆,人们迫不及待地利用这新年的第一个假期走进郊外、走进乡村,踏上乡间小道、呼吸清新的空气、吃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菜。
元旦三天,婺源景区迎来游客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33%;门票收入311.2万元,同比增长11.06%;综合收入3401.7万元,同比增长17.57%。在江湾景区里,除常规节目傩舞、婚俗表演仍像往常一样每天两场上演外,2016年元旦前夕,篁岭古村以红辣椒、黑豆、大米等农作物,拼绘出一幅巨大“红猴”晒秋图,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新年一到,篁岭就迎来上海千人旅游团,实现旅游开门红。火红的灯笼挂起来,年味十足的咸鱼、米脆在晒楼上晾起来,一派浓浓的新年气象。而在婺源瑶湾,用玉米、辣椒摆成的“幸福2016”引来游人争相合影留念。
冬季的铜钹山小丰村在阳光的装扮下,格外生动。1月3日,小丰村里迎来了新年的首次“杀猪饭”,浓浓的“新年味”在村里飘散开来。一道道各具特色的乡村菜肴,让节日里的游人充分释放味蕾,享受舌尖上的民俗风情。上饶市“红之梦”艺术团也在3号这天走进了小丰村,他们统一着“红军”制服,再现当年场景。据村里的老人介绍,早在80年前,小丰村就有闽北苏维埃政府的“红军”兵工厂,当时,许多红军在这里铸造枪、弹、炮,为前线提供武器弹药。现在这个兵工厂遗址正在修复,不久,将向世人开放参观。
观鸟游
正值旅游旺季的鄱阳湖湿地公园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而元旦三天更是迎来了游客13.8万人次,同比增长36.2%。从广东来的游客张昕是第一次来“听说现在是鄱阳湖最佳观鸟季,就约了朋友们一起过来,难得有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里环境很好,空气很清新,水质也非常好!”眼下的鄱阳湖聚集了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并保存了一定数目。有鸟类资源1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83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鸟类17种。元旦三天,鄱阳湖当地渔民更是自发地为游客带来了渔歌渔舞表演。在船上,在草原上,当一首首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唱起时,游人们也被感染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也在元旦期间开展了关注景区微信平台订阅号、服务号享景区门票5折优惠的活动。在余干的鄱阳湖畔也少不了观鸟的人群,一个个长枪短炮聚集在余干康山大堤沿线的鄱阳湖水域。
元旦小长假点燃了2016年上饶的花样旅游,踏着奋进的鼓点,期盼着更多彩更火热的上饶旅游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