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因其形状象个倒挂着的大葫芦,古时也称"彭蠡湖"。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最大宽度74公里,东西平均宽度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水位最高时水面达到了5624平方公里(1998年8月5日,遥感监测);蓄积量为295亿立方米,是洞庭湖的1.5倍、太湖的5.9倍、洪泽湖的10.6倍、巢湖的14.4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每年秋冬季节,随着鄱阳湖水位逐渐下降,大量的草洲、泥滩和小湖泊相继裸露,形成了广袤的湿地,为越冬候鸟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丰富的食物,是水禽的重要越冬地、迁徙途中停歇地和食物补充地。
1992年7月,我国政府在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时,将鄱阳湖保护区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5年被全球环境基金(GEF)列为《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唯一一个湿地类型示范保护区,1997年以被原林业部指定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2000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入"全球重要生态区",
由于鄱阳湖保护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在水禽栖息和保护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许多鸟类的保护具有国际重大意义,鄱阳湖被公认为国际上的一块重要湿地。
随着湖水的下降,湖泊草洲逐渐裸露出来,形成了一片广阔的草原,面积达123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芳草萋萋,一望无际,好一个江南大草原!洲内江河奔腾勒不住,洲边湖光山色看不休。置身其中,既有壮士平原放马的豪迈,又有伊人"在水一方"的感伤。无论心境如何,在此总能找到情感的慰藉。
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边,不知是谁在这里放了块江南最大的水乡沙地--松门沙山。西北大漠与江南水乡不可思议地在此结合,既有大漠的荒凉,又不乏水乡的灵秀,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沙山形成之迷等待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