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鄱阳湖的都昌县,曾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小天鹅之乡”称号,每年到鄱阳湖都昌湖区生存栖息的小天鹅达数万余只。都昌县电机厂退休职工曹意助回到西源乡老家后,主动担负起了保护小天鹅的责任,并成立了小天鹅护鸟协会,这也是我省首个民间护鸟协会。他说:“保护候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a.爱候鸟保护候鸟曾被骂“多管闲事”
10日上午,浔阳晚报记者来到都昌县西源乡沙塘村三组曹意助的家中,这里离鄱阳湖湖边仅一步之遥。西源乡小天鹅保护协会就设在他家里,院子里还有几只受伤的鸟儿正笼子里吃食。今年64岁的曹意助向记者介绍道:“这些鸟儿都是受伤后被送到这里救治的,有4只麻鹭、5只夜鹭、1只白鹭,还有几只斑嘴鸭。”记者注意到,这些鸟儿从笼子里放出来后,就和曹意助“亲热”了起来,有的飞到他的头上,有的飞到他的肩上。
据了解,每年冬季,都有数万只小天鹅前来鄱阳湖栖息,2009年,从都昌电机厂退休回到老家的曹意助,经常和候鸟接触,长此以往,便和它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说起自己义务护鸟的经历,曹意助说:“受过不少委屈,人家骂我多管闲事。”他还向记者提起一件往事,有一天早晨,他看到一名男子提着蛇皮袋在湖边走,因为附近经常有人对候鸟投毒,他意识到蛇皮袋里装的可能是候鸟。正准备上前询问时,对方就伸手打了他两巴掌,还把他推到了烂泥里。妻子得知后,也劝他不要管这些事了。
b自掏经费护鸟走村入户宣传保护候鸟
被人打骂的经历并没有让曹意助退缩,相反,他更坚定了护鸟的信念,要与毒鸟的不法分子斗下去。曹意助一方面吩咐妻子不要声张,另一方面与周溪派出所的民警取得联系。经过几天的守候,那名年轻人再也没有出现了。之后,曹意助还买了30张红纸,在西源乡、周溪镇以及三汊港镇沿湖村庄张贴候鸟保护标语。在保护候鸟的过程中,曹意助经常带着方便面、饼干巡湖。远看不方便,曹意助专门叫儿子在外地买了一架望远镜。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毅力,曹意助一个人从事护鸟工作长达一年半。
在同那些非法猎杀候鸟的不法分子作斗争过程中,曹意助深感势单力薄,不少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2010年12月的一天夜里,曹意助发现鄱阳湖有个人划着小船,岸边还有人在捡东西,原来他们在猎捕候鸟。发现情况后,曹意助迅速报警,经过警方出击,将非法猎捕候鸟的两名鄱阳县人抓获,后被判刑。2010年隆冬,曹意助捡到8只受伤的小天鹅,花了1200元钱租了条船,把天鹅送到了多宝乡李春如候鸟医院进行救治,治愈后将它们放飞鄱阳湖。
c阿里公益负责人:义务护鸟,值得奖励
昨日,阿里公益相关负责人得知曹意助义务护鸟七年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他认为守护候鸟,绝非多管闲事。不法分子伤害的,不止是南来北往的候鸟,更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年过六旬的老人,自掏经费护鸟七年不辍,可谓不易;从一个人护鸟,发展到一群人护鸟,堪称伟业。诚如老人所言,“保护候鸟,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份事业,不能只靠几个人维系,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与本报研究决定,奖励曹意助和他的护鸟团队5000元的正能量奖金,以示支持。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能够加入他们的公益行动,一起爱鸟护鸟,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公益联合全国近百家媒体共同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面向全社会寻找、奖励善行义举,传播社会正能量。继前不久晚报联合阿里公益发起“最美家乡人”评选后,浔阳晚报再度携手阿里公益发起“做公益上头条”活动,寻找身边的正能量故事、助力公益梦想或行动,让这种正能量、公益心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曹意助也成为了该活动第一个登上本报“头条”的正能量人物。
目前,活动正火热开展中,无论你是普通读者还是公益达人,只要你身边有正能量的人物或者你有一颗公益心并愿意付诸行动,都可以联系我们。本报将开设专门版面,对你的公益行动、梦想及推荐的正能量人物进行采访。同时还有机会获得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提供的1000元到100000元不等的正能量奖金奖励。
■本报记者洪永林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