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上饶人世俗生活之歌

媒体:上饶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2/3/27 6:40:32

  “巍峨俯吴中,盘结亘楚尾。”先秦,上饶地连吴楚,襟领百越。历史上,上饶是个移民地,各地移民既集族而居,又相互融合,因而上饶各地方言和民俗既有共同性又多样化。

  上饶民俗,是上饶人创造、共享和传承的精神文化事象,是上饶人世俗生活之歌。     

 
  横街茅楂会
  石人殿
  鄱阳渔歌
  婺源农家茶

  婺源茶艺怡性情

  茶艺,是人们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明月清风、松竹梅雪等环境和音乐舞蹈烘托出的品茗意境,通过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来彰显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自古,婺源家家种茶,户户制茶,因茶而商者多,因茶而雅者多。茶农、茶妇、茶商、茶客在种茶、采茶、做茶、卖茶、品茶的悠久历史习俗中,形成了农家茶、新娘茶、富室茶、文士茶等经典婺源茶艺。近20多年来,在发展中国最美丽乡村的旅游业过程中,婺源的表演性茶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婺源人不论是上山伐木,还是下田耕作,都要带上盛满茶水的竹茶筒,为自己也为他人提供止渴生津之茶。村人为了路人方便,还在村道路上设茶亭施茶。家里来客了,主人即刻铜壶烧水,瓷壶冲泡,“汤瓯”斟茶敬上,这是农家茶。茶艺虽简朴,但真诚。“品饮新娘茶,一生福无涯。”这是婺源古风。拜堂后的第二天,新娘第一件事就是亲手泡制冰糖桂花茶敬献公婆及夫家众长辈。厅堂里红烛闪烁,长辈们依序而坐,新娘莲步轻移,向长辈一一施礼。第一杯,敬公婆,而后敬众长辈。 富裕人家,房子高大宽敞,客来了,或在堂前或花厅,窗棂明灿,桌椅红亮,主客围坐八仙桌,侍者提锡壶或银壶、托锡托或银托,敬茶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秩序礼道,井然有序,这是富室茶。更讲究的,是文士茶。婺源文人学士多,其品茶,一讲“境雅”,或竹坞流泉,或幽院明轩;二要“器雅”,泥炉鄣炭,瓦罐竹勺,茶碗古朴;三是“人雅”,品茶人儒雅风流。至于泉之高下,火之文武,水之三沸,泡之疾徐,均讲章法。其追求的是一种“汤清、气清、心清”的神妙境界,寄寓的是一种道德精神。这正是以茶立德,以茶养俭,以茶怡情性。

  鄱阳渔俗育湖滨

  “鄱阳湖上好风光,风帆飞去水天长。渔家笑唱丰收乐,歌声满月鱼满舱。”这是流传在鄱阳县的渔歌。鄱阳县位于鄱阳湖东北岸、湖岸线长100多公里、湖水面积3万多公顷,有16个乡镇地处鄱阳湖滨。从远古走来,湖区渔民形成了渔业生产生活习俗。  

  “三月三,九月九,渔船莫在湖里走。若在湖里走,打成芒瓜帚”“清明鱼发躁”“进九鱼封口,惊蛰鱼开舌”“水涨三尺,鱼涨三丈”“寒露霜降水推沙,鱼沉深潭客归家”“春挂流水夏挂湾,秋挂草洲冬挂坑”“七湖八港(七月堑湖,八月禁港)”“河里百杆鱼,渔人百样网”“风浪识舵手,渔民知鱼情”等,是鄱阳湖区渔俗民谚。这些渔俗民谚,指导着渔民渔业生产。

  湖区渔民吃鱼不打鳞,吃了打鳞的鱼,鱼鳞会去报信,下次就会打不到鱼;不吃甲鱼,甲鱼是鼋将军,鼋将军会打洞,吃了甲鱼,鱼就会从鼋将军打的洞里逃生;吃鱼时不能将鱼翻边,如果翻了边,就会不吉祥,会带来翻船人亡的灾害。渔船出湖下水捕鱼叫出山,要打牙祭,即买鱼买肉聚餐,还要买猪头献给老爷菩萨,在鱼舱内放鞭炮,俗称“燂舱”,预祝鲜鱼满舱之意。每年7月开始堑湖,堑湖时,在湖港树两根桩,桩上扎红布,叫红门桩。树红门桩,要放鞭炮,这就是堑湖的标号。从树立标号之日起,三天内如果有人仍在捕鱼,可以劝阻。三天后,若还有人在捕鱼,则视为明知故犯,没收渔具。每年8月,禁湖港,即在湖港插封标,放鞭炮,请酒,告示休渔。“江蟹好吃捕蟹难。”每年9、10月,是江湖螃蟹捕捞的季节,渔民将停泊在港湾的打渔船换成捕蟹船,开始捕蟹。春节过后开网时,各船约定吉日同时开出,这叫齐头并进。开船前,各船船主在船头烧一盘旺火、摆设“三牲”,三杯白酒,三杯米饭,燃三根香,三拜九叩首,同一时间燃放鞭炮,预祝新的一年渔业开张大发。正是这些传统渔俗,千百年来延续了湖区渔民渔业生产的兴旺发达。

  渔歌彩灯,是湖区渔民世俗生活情感之歌。每年元宵节,渔民都要举行渔歌彩灯会表演。彩灯队伍中,鳌鱼灯最为突出,它高三丈,头朝下,尾朝上,缚于长竿,篾扎其身,或纸糊,或布蒙,呈黑色,高大威猛,是头灯。头灯之后,是牌灯(为鲤鱼灯,上书“水府庙太平灯”字样)。接着,是船灯、车灯、虾灯、蟹灯、螺灯、蚌灯、蛤蟆灯等各种渔灯。最后,是戏花灯队伍,唱戏花灯队伍伴着鼓乐声,一路表演《摇船歌》《手扶栏杆叹一声》《桃花春汛》《请问金银可满舱》《船头一朵海棠开》《桃花春汛》《小放牛》《卖草墩》《花婆过关》等民间歌舞,最为好看好听。唱《桃花春汛》的高昂地唱道:“三月桃花春汛来,双桨摇动浪花开。哥哥船头撒大网,妹妹船尾放钩排。春汛到来浪花开,红鲤跳进舱里来。待到日落千帆归,鱼香飘出湖天外。”这渔歌,唱出了渔民世俗的幸福生活。  

  石人庙会演世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到初十,是一年一度的石人殿庙会。庙会10天期间,上饶、玉山、广丰、铅山、弋阳、横峰、德兴、乐平等周边远近香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把石人殿4米宽的“弓”字形鹅卵石街道挤个水泄不通。石人殿内香烟缭绕,殿外大坪爆竹震天。远道者需在石人殿歇足过夜,石人村家家户户都成了饭店旅社,房间、厅堂甚至屋檐下都睡满了香客。小商小贩从四面八方赶来,村道边、街两侧、甚至田头,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卖艺耍技、算命测字、乞讨的,都来赶热闹。石人村,好一派人间世俗生活图景。千百年来,此风俗久经不衰。

  石人殿,位于灵山石人峰下的上饶县石人乡石人村,是上饶一处千年道教圣地。东汉末年,隐士胡昭(河南人,三国时期著名隐士)隐居灵山修道、行医“济乡人沉苛”。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乡人在石人峰下建“胡昭公祠”。唐德贞元六年(790年),刘太真(唐德宗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偕信州刺史李德胜至“胡昭公祠”祈雨。礼毕,大雨滂沱。此后,上饶风调雨顺,李德胜感刘太真恩庇,塑其像于祠中,与胡昭一道享祭。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朝廷敕封刘太真为“助顺将军”,敕封李德胜为“助灵将军”。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夏言上书朝廷,请封李德胜为“江西灵山鹰武李将军之神”。明万历年间,乡人扩建殿宇,称“石人殿”,尊胡、刘、李为祖师。王安石、郑以伟、夏言等历史名人先后到过石人殿祭祀,夏言还亲手为石人殿题刻“秀水奇山信郡无双福地,佑民护国江南第一名神”的柱联。

  横街茅楂喜乡亲

  茅楂会,是玉山横街以茅楂为鲜明文化特色的庙会民俗活动。横街有个桑田庙,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十日至十二日,横街人都要举办一个“桑田庙会”。这3天,各村将村里的社神抬到桑田庙大殿,打醮祭祀,吹吹打打,鼓乐喧天,用彩轿抬着众神像上街巡游,并请来戏班在庙前戏台唱戏。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前来上香、看戏,周边各地客商云集于此商贸观光,形成大规模的商贸集会。其时,正是茅楂成熟时节,横街人上山采摘大量茅楂到庙会集市上叫卖,茅楂又多又大又鲜艳,在庙会上特别惹人。茅楂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痰、收敛止痢的药用价值,其鲜艳的果实,寓意着生活红红火火、吉祥安康。用茅楂串成项链、手链,佩戴在身上,如同长命锁、手镯一样,被赋予避邪消灾、吉祥如意的含义。买上几串茅楂,祈福纳祥。于是,人们干脆就将“桑田庙会”叫作茅楂会了。

  过会风俗重情谊

  过会,是玉山下镇、广丰壶桥一带的民间风俗活动。每年的农历八月底至九月底,下镇、壶桥等地各村都各有自己的“过会日”。在各村过会日这一天,各家都备足了美味佳肴和水果糕点,把乡邻亲友请到家来喝酒吃饭,家家亲朋满座,欢声笑语,热热闹闹。乡邻亲友大家聚到一起,拉拉家常,聊聊生产经营情况,交流农艺技术,安排秋收事宜。过会走乡邻亲友,是要带礼的。礼,是自家里产,几个柚子,九个鸡蛋,一篮枣子,礼轻情义重,大家看重的是暖融融的乡邻亲友情。过会时节一过,就是秋收的大忙季节了。于是,乡邻亲友你帮我来我帮你,相互协助把田地里的庄稼收割晒干进仓。

  五都蜡烛迎春归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广丰县五都蜡烛会,是融会神灵祭祀和世俗娱乐为一体的民俗盛会。这天,是五都镇人的春社日,家家户户都到社庙献蜡烛一对、金鱼一缸,敬奉土地和社神。春社一大早,全镇男女老少前往社庙祭祀,并提着各自家的车灯、马灯、飞禽走兽人物灯等各式彩灯游街串巷,一路展示灯艺。傍晚,全镇男女老少早早吃了晚饭,汇聚社庙前看蜡烛、观金鱼、赏花灯、听戏曲。花灯红烛游鱼,昭示春回大地、生机无限,这个群众性的民俗游乐活动,实际上是农事生产的动员盛会。(记者 郑大中 文/图)
 

 

阅读 73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