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梅岭入城”:开启湾里新时代

媒体:南昌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3/23 8:23:25
  编者按: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规划纲要》,标志着南昌迈入“山江湖”综合开发新时代。如何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成为全市上下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科学谋划“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重大课题。今天起,本报推出“国家战略下的南昌实践——聚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江湖’综合开发”专栏,陆续报道全市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着“小庐山”之称的梅岭,同样给人一种朦胧的诗意美。
  峰峦旖旎,谷壑幽深,溪涧蜿蜒,云海变幻;伶伦创乐,洪崖炼丹,珠帘暮卷,吹箫引凤。梅岭的美,有“雄、秀、奇、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更为突出的是,与省会南昌主城区的零距离,赋予了她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
  揽梅岭入城、跨赣江繁荣、临鄱湖发展。今年,是我市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的起始之年。“山江湖”的“山”,指的就是梅岭。“梅岭入城”的战略规划,开启了湾里发展新时代。
  新理念:湾里的优势是生态,特色是生态,工作重点是生态保护。但是保护并不是守着绿水青山受穷,做好梅岭“山”的文章,关键是转变观念,走依托生态之路,实现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
  九十九峰,四十八湖,湖光山色天造奇特。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两块金字招牌的县区,湾里的优势是生态,特色是生态,工作重点是生态保护。用当地干部群众的话来说:“在湾里,就是要‘以保护论英雄’。”
  基于此,市委、市政府2009年3月出台了《关于支持湾里区加强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意见》,要求湾里区“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头等大事和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常抓不懈”。一年来,湾里区坚持以生态保护为第一政治责任,及时研究和实行一系列生态保护的制度,相继制定和落实一系列生态保护的举措,全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然而,相比于生态保护,湾里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大盘中只能算零头,有些甚至处在末位。据此,有人戏言,湾里区保护生态是正事,至于发展经济,可以放一放、缓一缓。
  “这是极其错误的思想。”湾里区委书记戴晓明反驳道,毋庸置疑,保护生态是我们的第一责任,但是保护并不意味着守着绿水青山受穷。保护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做好“山”的文章,关键是转变观念,走依托生态之路,实现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
  转变观念首先体现在市委、市政府对湾里区的考核方式转变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欣荣多次到湾里调研、考察,要求湾里“切实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为支持湾里区生态保护,2009年起,市里对湾里区实施差异化考核。一方面取消了招商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GDP等考核,另一方面则增加了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考核指标。
  转变观念还体现在湾里区委、区政府对生态保护、科学发展的认识上。一是实行生态保护“一把手”工程,各级各单位“一把手”对生态保护工作总负责,在原来“一岗双责”的基础上强化生态保护的责任,实行“一岗三责”。二是坚持行政执法向景区、向农村延伸,形成并保持对违章建设行为的高压态势,完善区、镇、村三级干部生态保护行政问责机制,细化、量化问责标准和奖惩措施。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观念的转变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江中制药厂是省市医药龙头企业,也是湾里区的重要税源,每年的税收增长率在10%左右。去年,湾里区不惜投入巨资将江中制药厂附近的两家规模养猪场进行整体搬迁。周边环境好了,企业立马拿出1亿5千万元资金,新建一条生产线并顺利投产。当年,江中制药厂上缴税收激增34%,达到1.3亿,占全区财政收入的近40%。
  因此受益的还有地处梅岭景区腹地的梅岭镇。南昌唯一的漂流项目——梅岭乌源港“生态第一漂”曾是梅岭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开业后不久,由于上游生产生活垃圾和猪场排放污水等的污染,漂流水质受到严重影响,游客投诉不断、客源急剧减少,开发商不得不停止营业。记者日前得到消息,经过一年来的水系整治、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以及猪场搬迁,乌源港水清港洁,达到了漂流水质等环境要求,“生态第一漂”今年有望重新营业。
  新蓝图:着眼于大南昌建设,将梅岭放到全市层面进行科学谋划,送“梅岭入城”,充分发挥梅岭生态在南昌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和效应,打造“都市森林、休闲湾里”品牌
  “湾里是南昌的湾里,梅岭是南昌的梅岭。以前都说湾里是南昌的‘后花园’,现在随着‘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的全面启动,湾里正加速融入大南昌,梅岭也将成为南昌最大的‘城中花园’和‘都市森林’。”在湾里区采访,当地干部群众对此有着深深的企盼。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规划纲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统领,在“一江两岸、南北双城、双核拥江、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总体思路下,打造“双核三圈五组团”的全新发展格局,形成族群式、多层次、网络化、生态型的现代化城市框架。湾里(梅岭)组团作为规划组团之一,将构筑起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区,围绕打造生态环境优等区、旅游经济重点区、城郊经济凸显区、休闲消费特色区,形成观光、休闲、疗养、度假旅游新城。
  富有特色的“宜居小城”是湾里城区的发展方向。在组团规划中,湾里区将把以招贤镇为主的湾里城区进行高品位打造。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的同时,依托景区的保护与建设,精心培育和壮大总部经济、高效农业、第三产业等特色产业,加快文化、教育产业和为旅游休闲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提升人气、商气和财气。将现在以居住为主的地产项目向旅游地产过渡,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地产项目,大力推进符合规划要求的休闲度假项目建设。国内地产巨头保利和省内地产佼佼者恒茂两大高品位、生态型旅游地产项目今年内将开工建设。
  梅岭是南昌的“绿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但当前梅岭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并不如人意。“产生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投入少、基础差、品位低、功能不配套。”戴晓明分析说。如何破题,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成为湾里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关键。
  目前,湾里区正积极探索收回景区景点经营权,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力度,引入有实力的大财团建设精品景区。精心筹办第二届梅岭(国际)都市森林休闲节,加大旅游造势力度。今后,该区还将加大旅游品牌建设和整体形象推广力度,精心策划旅游推介活动,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客源市场。加大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旅游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休闲等行业管理,规范和引导旅游从业行为。
  发展旅游产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为保护生态环境,湾里区在相关控制性详规出台以前,已叫停景区44个项目建设,同时暂停新办、补办项目手续。将全区所有的工业项目全部转至处于景区以外的罗亭工业园。2009年,罗亭工业园新增签约项目5个,开工建设项目8个。今年,湾里区将进一步拉开园区起步区建设框架,抓好园区现有项目建设。以低碳、生态、环保为重点,加大园区招商力度。到年底,罗亭工业园将有10家以上企业基本建成,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和核心竞争力。
  新作为:生态保护有新亮点,旅游产业有新发展,城乡面貌有新改善,生态经济有新增长,较好地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009年6月,一场“生猪保卫战”在猪场业主和湾里区各级政府部门间悄然打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猪养殖逐渐成为湾里区许多农民的主要致富门路,规模养猪场在梅岭景区内相继建成。在给业主带来财富的同时,养猪场的排放物严重污染着景区生态环境。洞悉这一弊病的湾里区委、区政府痛下决心:2011年年底以前,全区366个规模养猪场约30万头生猪必须全部退出景区城区。仅在当年,全区就投入1000多万元,拆除存栏500头生猪以上的规模养猪场8个,迁出存栏生猪1.9万头。
  为保护生态,2009年,湾里区进一步完善了区、镇、村(场)三级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在原有两支专业森林消防中队的基础上,新增专业森林消防中队1个,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共计90人。重新调整、选聘森林防火“三员”队伍233人,新建高标准生物防火林带38.6公里。完善了林政管理,新建站(卡)值班用房3处、监控中心2个,安装电子监控摄像头18个,严肃查处了33起非法盗伐盗运林木的违法行为。加强了农房管理,拆除景区内违法建筑45处,为景区109个自然村编制完成了村庄规划。
  湾里区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高居全市各县区首位、全省前列。即便如此,湾里区还是在2009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封山育林计划。在禁砍禁伐的同时,以推进 “一大四小”工程和“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为契机,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行动。去冬今春,全区财政投入1900多万元,植树20余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187万亩,森林覆盖率增至73.5%以上,林相结构和生态品位进一步提升。
  做大名气、做响品牌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必由之路。为提升旅游休闲品牌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湾里区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梅岭(国际)都市森林休闲节,全年开展了18项主题旅游活动,规划建设了3个“农家乐”旅游示范村。2009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80.3万人次,同比增长5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71%,两项指标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新高。
  旅游休闲产业的壮大带来“链式反应”。目前,湾里区组织开发的茶油、葛粉、茶叶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成为游客游梅岭的必选品。2009年以来,该区又新增花卉苗木种植3680亩、茶叶2000亩、葡萄130亩,垦复油茶650亩、毛竹960亩,推动3个区级“农家乐”示范点发展取得新成效,梅岭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档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砥砺风雨去浮云,应信明天春更好。2009年,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湾里区财政总收入首次超过3亿元,其中生态绿色产业贡献率超过40%。一系列生态保护、生态发展战略的实施,较好地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目标。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特别是“梅岭入城”的组团规划,赋予了湾里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湾里,这个生态型城区,正一步步告别“南昌后花园”,迎来“都市大森林”的发展新时代。

  本报记者  赖继红  谢松
阅读 24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