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要加大农业生产生态治理力度

媒体:农民日报   作者:陈明星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2/23 13:31:25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物资。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5年增长。但是,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粮食继续增产的压力在不断加大,难度在增加,尤其是要进一步促进粮食稳产高产,正面临着农业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
  中央一号文件从增加中西部生态建设投入、支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完善环境治理绩效考核等方面,全面部署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这为新时期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了新的要求。
  粮食生产有赖于耕地、水等要素资源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等对生态环境破坏力度的加大,粮食安全的资源环境约束正日益增强,这一点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粮食主产区在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中发挥着突出的重要作用。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的74%以上,因此,全国粮食库存大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粮食继续增产的压力在不断加大,难度在增加,尤其是要进一步促进粮食主产区稳产高产,正面临着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的制约。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减至18.26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0%,全国有666个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农业第一污染源,加之其他生态环境污染等,耕地质量下降严重,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以化肥为例,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固然推动了农业增产,但这些化肥和农药不仅可能会污染环境,而且食品中的化学残余物还会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也与WTO环保标准相差甚远。
  粮食生产的生态治理跟不上,到2020年全国粮食增产1000亿斤的战略目标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维系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必须加大粮食安全的生态治理力度,建立利于粮食生产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机制,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有机兼顾、协调推进。
  优化政策组合,推进农业资源的有序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粮食生产高度依赖于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要强化有关政策措施,加强耕地、淡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为此,要处理好粮食生产的五个关系:一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既要立足于当前的粮食供应,更要着眼于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将补贴向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倾斜,向中高产农田倾斜,提高补贴对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率;三是方式与时机的关系,运用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方式,灵活选择不挂钩的固定补贴、不挂钩的差价补贴以及挂钩的固定补贴和挂钩的差价补贴;四是节奏与力度的关系,科学确定对重要农资生产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五是投入与高效利用的关系,既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扶持力度,更要健全支农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支农资金规范、安全和高效运行。
  强化功能区划,形成城乡一体的节能减排格局。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要以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指导,建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机制,以鼓励一些地方把粮食生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要以改善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为重点,大力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要在不以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代价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粮食核心区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实行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向丘岭和山区挺进,向荒坡、浅滩等少占耕地、不适于农业生产的地区进军,实现粮食核心区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粮食生产的生态文明水平。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开发资源节约和环境型农业技术,重点扶持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的农业技术的研发、改进和普及。同时,要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要加强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发、选育、引进、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基本实现良种化。要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重视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引导农民运用综合措施改良土壤,推广配方施肥,提高耕地质量,改进耕作制度,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加强基础建设,增强粮食生产的生态承载能力。必须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薄弱的局面,加大对粮食核心区投入力度,以开展中低产田改造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搞好大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农田治理改造,加快沃土工程建设步伐。要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整体推进粮食核心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国家粮食生产基地,淮河流域目前防洪排涝标准较低,需要加强对淮河流域防洪排涝综合治理。
  深化机制创新,构建粮食生产的生态保护屏障。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畜牧养殖,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集约型、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阅读 267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