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在线讯:2009年,沉寂多年的昌河汽车打了一个漂亮翻身仗,仅国内销售汽车就超过15.8万辆,比上年增长49%;上交税收2亿多元,比上年增长134.7%。昌河是靠什么重新雄起?未来的昌河如何发展?重组并入长安后有否新的思路?带着种种问题,记者采访了昌河汽车、昌河铃木品牌总监、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平。
记者: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昌河有否冲击和影响?去年昌河市场情况如何?
陈平:金融危机对我们出口冲击很大。2007年我们出口12118辆,2008年5867辆,到了2009年,下滑到了5021辆,同比下降了14%。但是,去年我们逆境求生存,大力挖掘国内市场,苦练内功,以提升“品牌、产品、渠道”竞争力为切入点,内销强势反弹,成功突破年销15万辆历史记录,仅国内销售就达到了15.8万辆,同比增长49%,比行业增长速度高出9%。
记者:去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对昌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你们采取哪些主要应对措施?
陈平:去年,国家及时出台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刺激汽车市场的政策,我们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二、三级市场,顺势推出了适用广大农村市场的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微客销量同比增长48.2%,福瑞达鸿运版上市仅三个半月销售破万。微轿主力车型北斗星销量也冲破万辆大关,创下历史记录。一方面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主攻内销市场;另一方面,抓住了国家扶持政策的利好,扩大市场,采取了三个方面措施。一是提升竞争力,下沉营销渠道。如积极配合国家汽车下乡政策,率先在全国开展“千乡万村”行动。二是精化销售网络。2009年新建了标准4S店19家,总销售网点数达到1400家。三是差异化拓宽产品链。2009年推出了北斗星手自一体车型、浪迪阳光版、福瑞达鸿运版等多款新品。
记者:2009年底昌河汽车变更中国长安集团管理,重组意义何在?2010年昌河目标是多少?
陈平:去年11月,中国兵装集团和中航工业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中国长安集团,昌河汽车从今年起归属中国长安集团管理。这是国防科技工业民品领域第一次大规模、跨部门的大合作,标志着中国汽车发展从“量时代”进入了“质时代”。新长安产能规模实际上己跻身国内汽车行业前三甲,在新长安体系下昌河汽车一定会发展更快。
今年公司预计在2009年基础上再上一个大台阶,保底计划是完成21万辆。集团总裁徐留平给昌河提出的超越目标更高,我们将根据实际产能来进一步核定超越目标。今年主要动作是迎合国际国内节能、环保发展大趋势,“走节能路,造精品车”,会更加细分市场,推出6到7款新产品,新品依旧集中在小排量低能耗上,车型、配置会更丰富。
记者:低碳发展已经是全球共识,尤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上升国家战略后,你们有何策应思路?
陈平:汽车产业对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低碳化发展近两年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大家都在寻找更环保低耗的替代能源,我们利亚纳的混合动力车、爱迪尔的电动车型正在研发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目前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发展小排量汽车,在提高节油性和动力性上找到平衡点。专注小排量车,把小排量车做精、做好,做得更安全、更耐用,就是我们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最好的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