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鄱湖人家网 作者:张来福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9/1/14 17:20:58
江西武宁,3506.6平方千米,山水面积占百分之七十——水绕山走,山倚水成,被誉为“山水武宁”。
山青皆因植被葱茏,水秀皆因草木相映;满域绿色,天赐灵气。
山有四季,草木亦有代谢,长年累月,枯枝老藤陈蔸静卧山涧河叉,各染沧桑。
几年前,友人告知:山中有大量根材,可变废为宝,制作根艺作品。于是,挎包扛锄,游走山涧,寻找根材。
当我走近它们,便感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这些山野的根——自然天成,婀娜多姿,恰似山脉河流、日月星辉,尽释世间百态。它仿佛在告诉我们,它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只是苦于世俗的眼力,成了藏泥含垢的烂木,最多化为农妇的灶下灰烟。
于是,我把它们集合起来,恭敬地请回家。
我根据它们的自然走向,去泥、定型、锯刨、细雕、打磨,享受到一种利用根材的自然形态收获审美实体的快乐。
我并非是在“创作”,因为它们本身就具备了世间姿态,天地所成,不能改变,更不敢破坏;准确地说是点化,通过“替天行道”,达到趋妙臻美,尽喻人生之目的。
作品的重心是言意而非示形。它的外表不是客观的,因为它的任务不是表现世上某种物什;可它伫立在那里,所展示的姿态,却是随处可见。
作品忌讳的是逼真,担心的是完整;以求“怪”、“丑”、“缺”为目标——怪中透凝重,丑中溢情趣,缺中散灵性。
作品的最大特点:世无同品,以“朦”示人——千人千识,见仁见智,心有所念,目有所现。
敬畏大自然,崇尚天良和本性,正是根艺的最高境界。
二0一七年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