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旅游团、梦里老家再现最美爱情七夕节、篁岭一年一度晒秋节……“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旅游活动一个接一个,前来观光游玩的客人也一浪高过一浪。今年1至6月,该县共接待游客1190.4万人次,门票收入2.83亿元,综合收入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13%、13.49%、15.7%。目前,婺源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达8万多人,各项旅游指标位居全国县级前列。
绿色是婺源最大的优势,好山好水是最大的亮点。该县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第一产业”来打造,着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升级改造了原有20多个景区,高品位开发新景区,全县4A级景区发展到12个、5A级景区1个,成为全国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其中篁岭景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出台了《婺源民宿标准》《民宿产业扶持暂行办法》,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发展民宿产业,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望山民宿群”项目,全县精品民宿达54家。大力实施“旅游 体育”战略,推进体育运动中心、绿道及公共自行车系统、乡村古道保护与开发等项目建设,开发了养生、康体、观光、体验等休闲度假产品,举办了国际马拉松、登山、山地车、健身等多项节庆赛事,吸引游客从单个景区转向文化、生态、休闲等组合产品。加强旅游宣传推介,重点打造高铁时代旅游黄金腹地,积极申报“中国十大古道”。创新旅游管理机制,整合19个涉旅单位职能,在全国率先组建旅游市场联合执法调度中心(简称“旅游110”),着力破解旅游市场监管难题。自今年3月份成立以来,共受理旅游咨询和投诉976起,解决率达100%。
与此同时,该县加快优化旅游交通环境,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了6个停车场、7条道路建设,新增小车停车位4000余个,并实行旅游高峰期景区免费换乘,从根本上破解了旅游拥堵问题。全县接待游客由2010年的530万人次攀升到2015年的1529万人次,连续9年全省排名第一;门票收入由1.33亿元提高到3.6亿元;综合收入由23亿元提高到7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