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湖边天下秀

媒体:光明观察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8/8 7:07:15

鄱阳湖区域内集名山(庐山)、名水(长江)、名湖于一体,生态环境之美为世界所罕见。历史上,发生在湖区的重大事件、名人轶事、故事传说以及民俗风情、湖光山色和候鸟栖息群,都具有宝贵的旅游开发价值。如今,国家正式批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为其发展大旅游提供了历史机遇和东风。

一、得天独厚的旅游与生态基础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它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以其巨大的湖泊容积调蓄长江中上游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河的来水来沙。鄱阳湖年均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入海水量的总和,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其水量、水质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鄱阳湖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生物环境,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该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水资源和鱼类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作用,形成了土质肥沃的鄱阳湖平原,农产品量多质优,生态绿色食品具有明显优势。

鄱阳湖周边有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柘林湖和婺源等名胜佳景。该地区多年来已经形成很多颇具影响的旅游品牌,通过大力改善交通条件,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后花园”。各地注意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挖掘绿色、红色、古色旅游资源,着眼于整体保护和提高整体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名山名水名湖名库名人名镇游。发展具有鄱湖风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瓷器之韵等特色旅游项目。经过多年保护和开发,鄱阳湖周边生态文明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尤其是着眼于发展大旅游产业,成效卓然。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良好的接待设施不断完善,让人们充分看到了这一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服务产业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比如,三清山比想象中的要高远清丽和俊朗。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主峰。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其名,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6.9米。2008年7月8日,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清山成为中国第七个、目前江西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至今,在知名度方面,三清山远不如五岳,但她的美丽和高远又远超想象!她峰峦“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观音赏曲”惟妙惟肖。难怪旅行家赞曰:“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她聚“仙”显名。玉京、玉虚、玉华摩天柱地,峻拔巍峨;“猴王献宝、老子看经”,浑然天成。她得“道”弥彰。东晋葛洪“结庐练丹”于山,自古享有“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盛誉,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有人考为明代失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终隐之所。

游览三清山的时候,乘坐长长的索道登山,然后拾级而上。由于云腾雾绕,从悬崖上的栈道感受到三清山的险峻雄奇。在栩栩如生的玉女开怀石景处,遭遇了瓢泼大雨,只好下山。一会雨停下来,我们重新攀登,一路看到巨蟒出山、老庄论道、葛洪炼丹等奇景,美不胜收。越往高处越是险峻,越是云雾缭绕。由于天气和时间因素,我们没能到达三清宫和三清山的三峰,不免遗憾。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63代,历经1900多年。龙虎山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龙虎山地质公园是我国已发现737处丹霞地貌中发育程度最好序列发育最完整的地区。龙虎山还有202座悬棺群,距今有2600余年的历史,是古越人所葬。这些崖墓群镶嵌在陡峭的石壁上。

二、厚重悠远的历史文化传承

江西是一个人才和英雄辈出的省份,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中国革命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尤其是鄱阳湖周边留下了许多文人骚客的千古佳句、佳话。

陶渊明与庐山有不解之缘。公元365年陶渊明诞生于庐山脚下,后虽五进仕门,却都因官场与自己的禀性不相融,坚辞不出,终隐庐山。中国的田野诗是由陶渊明开创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是他的重要代表作。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 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对仗工整,言语华丽。其中的名句千百年来广为传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从元和十年至十三年(815—818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江州(九江)当了近4年司马,创作大量的传世诗歌和佳作,至今广为流传,据说有200多首。最著名的当属长篇叙事抒情的千古绝唱——《琵琶行》。816年秋,白居易游览了庐山西南的晋建东林寺。他认为介于香炉峰北,遗爱寺南的一片山林,“其境绝胜”,他决定在这里建造草堂。第二年春草堂建成,白居易欣然赋诗一首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指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45岁,司马是刺史助手,听起来不错,但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感到自己的宦海浮沉与她同病相怜,作品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其中有许多千古佳句,比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元和十二年(817)初夏,白居易游览维护在庐山香炉峰顶的大林寺,欣然命笔写出千古美诗《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2月初,白居易举家从江州启程赴任忠州刺史。为怀念北香炉峰下的庐山草堂,他深情地吟咏道:

三间茅屋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迴。

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沿庐山的锦绣谷小道西行约500米即可到达仙人洞。洞系自然风化天生石洞,高6米,宽12米,深14米。洞顶为参差如手指的岩石覆盖,形似佛手,故又名“佛手岩”;“佛手岩”乃南宋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所刻。至清代,佛手岩才改称“仙人洞”。内置吕洞宾塑像。洞右边的“太上老君殿”则是道教始祖李聃的殿堂。毛泽东于1961年作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广为流传。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从中国现当代历史看,南昌起义纪念馆、上饶集中营旧址、庐山抗日纪念碑,可以让游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洗礼,接受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大课,英雄和先烈的壮举让人们无限敬仰,心潮澎湃、荡气回肠。在上饶集中营旧址,人们无不对烈士感到敬仰。在南昌起义旧址,人们又为革命军队诞生并打响革命第一枪而感到振奋和自豪。而一座庐山,更牵挂着多少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在庐山,人们还可以瞻仰国民党军将士抗击日军侵略的果敢事迹,并实地考察许多历史旧址,如国共领袖先后居住过的美庐别墅以及庐山会议会址等,这些历史旧址可以引起游客的许多静思。庐山自然风光同样动人。在含鄱口原本可以俯瞰鄱阳湖及其长江入口,在临江亭,可以俯瞰长江,但有时因为云雾遮掩而无法纵览其壮观。

三、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大旅游网络初步成型

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强化区域协作,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庐山、龙虎山、柘林湖等重点景区和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等重点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充分挖掘陶瓷文化、稻作文化、戏曲文化、中药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实施精品工程和名牌战略。游客可以在婺源体会自然与历史文化美景的同时,购买几方有名的歙砚,价格并不高,但走出婺源则上涨不少。

努力培养高水平的创作群体和领军人物,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景德镇,再好莫过于体会一把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可以参观明代古窑遗址,并在传统瓷器制作作坊里观摩并亲自体验一把精美瓷器的制作流程,还可以到许多现代化的陶瓷生产企业参观他们的精美陶瓷展品,精美绝伦的陶瓷工艺总能赢得游客的交口称赞和啧啧称奇。

必须很好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一些生态方面的学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看待这一问题。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预选地址在九江市庐山区长岭和湖口县屏峰之间的卡口,长2800米,总投资近100亿元人民币。对此江西省生态学会的万湖同志指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应多方面听取科学家、当地居民的正反意见,相关领导再慎重决策。必须注重协调鄱阳湖区人与水、人与草、人与鱼、人与鸟、人与湖的关系,处理好湖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关系,协调湖区湿地资源、湖泊生态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关系,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鄱阳湖水文局的闵骞同志强调,一定要珍惜鄱阳湖一湖清水,绝不能将鄱阳湖变成第N个污染严重的太湖!鄱阳湖目前的水生态问题只是水生态退化,远不及太湖水生态灾害之程度,要避免鄱阳湖重蹈覆辙。

阅读 61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