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的赣鄱大地,处处是崭新的探索和实践。4400万江西儿女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掀开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画卷……
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总会计师黄新建指出,江西正处于人均生产总值向3000美元大步迈进的关键阶段。从实践经验看,这一阶段,往往是经济快速增长期。他分析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省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保持了逆势上扬、进位赶超的好势头。尤其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使我省拥有了难得的项目库,而且为江西更好地与国际、国内资本对接创造了条件,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向“万亿元时代”迈进。
经济总量“冲刺”万亿元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在追求质量效益中做大规模
经济总量小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没有规模,谈何调整,效益何来?
2009年,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不动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工业生产总值增速达18.4%,大大高于全省生产总值增速的13.1%。全省经济总量中,工业所占比重达41.77%,并正强有力地向50%发起冲击。在工业化带动下,我省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形成互为支撑、“双轮驱动”、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
新型工业化所产生的巨大带动力,来自于省委、省政府正确的决策、果断的举措——保存量,着力支持企业正常生产。去年,我省为5098家“四有三不”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150.2亿元,为企业和创业者直接减免税费138.4亿元,全省企业开工率达99.6%。
扩增量,围绕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选择光伏等十个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培植,所提出的314个重点项目建成后,年增销售收入将达4400亿元。
挖潜力,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调整振兴,计划项目总投资1523亿元。
……
2009年,我省全社会用电量、用电负荷十创新高,用电量增幅全国第一,发出了全省工业加速向好的标志性信号。
新增企业和重大项目迅速填补工业存量在危机中蒙受的损失——去年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100家,新投产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工业经济效益指数首次突破230%,创出历史新高。
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充沛活力。2009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2.6%,提高1.24个百分点。并且,至2012年,我省还将力争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外包等产业以及“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经济模式的兴起,不断为我省绿色崛起增添砝码。
江西经济就像一辆引擎强劲的赛车,在稳定的方向控制中,不断提升加速度,努力实现“弯道赶超”。
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李庆红认为,江西经济总量只要保持13%以上的增速,就能在2011年跨越万亿元大关。他进一步分析,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西赢得了和国际国内资本对接的新平台、新优势,2011年实现经济总量超万亿元,是完全有可能的。
固定资产投资“冲刺”万亿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科学发展的“项目库”、“聚宝盆”,经济发展“拐点”加速形成
从实际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投资仍将在我省经济增长中扮演“火车头”的角色。
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反复强调:不管经济形势怎么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牢牢地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在第一位。并进一步指出,如果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能够达到或高于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就意味着经济发展开始出现拐点。
2009年,全省各地紧紧扭住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不放,兴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南昌,仅重大重点项目就完成年度投资243亿元,拉动经济增长超过6个百分点,以生态化、低碳化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不断提速;
九江,新引进、开工、竣工投产10亿元以上的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46个,彭泽核电等一大批能源交通项目快速推进;
抚州,新开工项目993个,为上年的2.5倍;
……
各地实施项目之多、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据统计,2009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40%,其中,全省工业投资完成3400亿元以上,占据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半壁江山。
巨额的资金投入,来自国家的大力支持——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突破140亿元,超前3年总和;南昌航空产业基地等21个战略性重大项目通过国家审批、核准,中央投资达530亿元。
巨额的资金投入,来自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的开放大局——开放型经济带来的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4.7%。
巨额的资金投入,来自融资手段创新以及金融机构看好江西经济而开闸的信贷资金——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9.06%,增速比上年加快19.3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中部第一。
省发改委负责人信心满怀:“由于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前沿抢得先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引起了国内外金融机构、基金、战略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成为我省科学发展的‘项目库’、‘聚宝盆’。
今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将超过8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000亿元,意味着我省有望在全国总量中占据3%以上的份额,接近我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经济发展的“拐点”正加速形成。
贷款余额冲刺“万亿元”
——折射信心指数上升、经济活力增强等诸多积极信号
截至2月底,我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跨越万亿元大关,成为我省主要经济指标中首个跨越万亿元的经济数据。人行南昌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分析,居民存款增加,说明民间财富在增加;而银行增加的存款,可以转变成更多的贷款。
与此相适应,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也迅猛增长。截至上年末,我省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余额1802.2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38倍。
更为可喜的是,金融规模扩大的同时,我省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2009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周转1.09次,同比加快0.28次。
相关人士认为,金融规模扩大、效率提升,折射出信心增强、活力充沛等诸多积极信号——占全省企业总数99.9%的中小企业坚持发展,信心不减,新增中小企业日均达到340家。2009年,我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长50.33%,四季度企业资金周转状况景气指数上升13.55个百分点,为全民创业热度不减提供了保障。
广大群众敢于消费,对未来预期看好。2009年,全省新增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331.7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66倍。
逆势上扬、进位赶超的江西经济,给予金融机构更充足的发展信心。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我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将力争达到8000亿元。
2010年,我省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复杂的发展环境。不过,从大环境看,全球经济正逐步向后国际金融危机过渡,我国也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省经济面临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以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重大机遇。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万亿元以上数据必将越来越多的出现;越走越宽广的科学发展道路,将使4400万赣鄱儿女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何宝庆 实习生陈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