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目江区构筑大生态发展格局
媒体:新余日报 作者:刘剑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1/3/10 9:03:24
近年来,孔目江区始终坚持生态为本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建设孔目江生态经济走廊,打造全市科研、文化、休闲中心”的定位,通过积极引进、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在自然资源得到良好保护的同时,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一江一城六园”的大生态发展格局。
“一江”即对孔目江进行全流域生态保护。几年来,为保护好孔目江的“一江清水”,孔目江区已陆续关停沿江酒店13家,小煤窑、矿山、砖厂等企业30家,高岭土矿区4座,万头大型养猪场1个,中小养猪场15家;山塘水库实现人放天养75座,退出葡萄、棉花种植11800亩,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9套。可以说下了很大的工夫,在消除大量污染源的同时,显著加强了对水源地的保护。在此基础上,该区正在加大白梅水库项目的申报力度,以使这一全市最大民生工程尽快立项、加快建设、早日竣工。
“一城”就是仰天岗国际生态城。这个项目不仅是我市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规模城市综合体,根据规划也将是一个生态、低碳、节能示范社区。目前孔目江区正积极引导其与中国皇明太阳能公司合作,大量使用太阳能应用产品。该项目临近的应星安置小区,也采用了光电一体化技术,是全省首个整体使用光电一体化技术的农民安置小区。仰天岗国际生态城建成后,将与江西自然科学博物馆、天工开物论坛、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等联为一体,申报国家4A级风景区。现在已有6个子项目开工,今年计划开工面积76万平方米。
“六园”分别指科技创新园、总部经济园、现代农业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和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
科技创新园定位引进和实施科研项目和生态工业,自去年组建后,进展较快,与中国工程院、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金锂科技磷酸铁锂项目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投产,是我市第一个生产锂电正极材料的项目,创造了风投基金、人才引进、科研院校“三结合”的成功范例;园区内现已有3个研究所项目落户,有5个高科技项目签约。引进了11名高科技人才;与360IP公司、上海利可投资、深圳创东方投资公司合作成立了产业发展基金。
总部经济是孔目江区目前的支柱型经济业态。仅去年就引进各类商贸企业92家,几年来累计进驻的商贸企业达到195家,累计交纳税收2.18亿元。为把这种“无根经济”变成“有根经济”,孔目江区拟在国际生态城建设总部经济大楼,作为全区总部经济企业的集聚发展平台,吸引更多的商贸企业进驻。
现代农业科技园到目前发展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把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一个高新技术农业企业聚集的场所。这个园区核心区面积5500亩,控制区面积2万亩,至目前落户企业8家,总投资超过6个亿;江苏阳光集团等一大批农业科技项目正在洽谈中,意向投资5亿元以上。去年底科技部批准园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这在全省是第三家,可以说为全市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质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园方面,一是与江西瀚皇典公司合作制作的52集动漫连续剧《天工开物——开心岛》已完成10集,今年全部制作完成后将在湖南金鹰频道播出。该剧是我市首个原创动漫剧,拟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制作单位瀚皇典公司已被国家文化部、科技部和税务总局联合评定为全国百强动漫企业。二是与央视合作拍摄的《天工开物》纪录电影已于2月开机,制作完成后将在央视10套、4套等播出。三是孔目江区还非常重视做好天工开物古物遗址的收集整理,现收藏相关物品300多件,勘察遗址8处。
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4%,有种子植物127科420属912种,野生动物17目28科40余种,是我市绿色屏障和“天然氧吧”,是广大新余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对于全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意义重大。近几年孔目江区切实加大了对其的保护和改造力度,大力开展了针对乱开采、乱排污、乱砍伐、乱搭建、乱葬坟"五乱"行为的整治活动,关停关闭保护区内铅锌矿厂等企业43家,整改26家;清除仰天岗山南片区坟墓1万多个;完成裸露山体复绿面积3.2万平方米;查处违规采石、取土、破坏植被案件32起。同时积极推进森林公园内相关项目的建设。目前,正在对森林公园的整体改造进行规划,拟用两至三年时间,将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为全省最美的森林公园之一。
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物种繁复多样。现有种子植物1016种,湿地植物171种,脊椎动物188种,鱼类57种,湿地系统的原始水生特征、良好水环境质量在江南丘陵地区甚为少见,对防洪、调蓄、灌溉以及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该公园2007年业已申报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是全省首个申报成功的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孔目江区正拟突出原生态概念,启动由孔目江、东江湿地景观带和湖陂、港背村、观巢林场部分区域组成的上游工程建设,使上游与下游共同构成我市不可复制的水景公园,为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再添重量级砝码。
阅读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