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路径探析

媒体:现代经济  作者:刘遵海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8/12/7 20:36:47
        摘  要:推进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是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举。本文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发展路径、发展动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以生态建设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建设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集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环鄱阳湖城市圈。
        关键词:环鄱阳湖;城市化;生态;发展路径;机制创新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环湖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工业基础较好,是江西省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地区。环湖地区范围涉及江西省南昌、九江、上饶、鹰潭、抚州和景德镇6个设区市42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1%。环湖地区全部人口18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90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3%和45.2%。到2007年区内GDP300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5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建设环鄱阳湖城市圈,适度加快环湖地区城市化进程,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要求,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举。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与发展现状
        首先,从城市化进程看,建国五十八年来,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采取严格的限制人口迁移政策,加上上山下乡、围湖造田政策,致使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这30年间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直在15%左右徘徊,1952年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人口约占该地区总人口9.7%,到1982年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18.3%,30年只提高8.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29个百分点。二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至江西工业化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96年环鄱阳湖地区城镇人口已占该地区人口26.5%,14年增加8.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59个百分点。三是从1997年至现在,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期,到2007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2%,11年间增加15.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其次,从城市化水平看,环鄱阳湖地区有国土面积5.32万平方公里,有6个设区市和4个县级市,城市空间密度低于中部省份水平。目前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4.9%,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56%,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80%以上。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进入加速阶段,可见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尚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第三,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根据世界城市化历程的一般经验,当人均GDP为3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25%;人均GDP达到6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应达40%左右;人均GDP达到12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应超过50%,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应超过70%,2007年环鄱阳湖地区人均GDP为1500美元。由此看来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潜在城市化水平应在50--55%。从城市化与工业发展关系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环鄱阳湖地区目前无论是从总量、结构,还是从技术水平方面看都已进入中期阶段。从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看,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应达45%以上。可见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发展之不足,已成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也密切相关,城市化是第三产业的基础和依托,没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城市,第三产业就难以生成、发展和形成效益。2007年环鄱阳湖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6 %,低于沿海地区40%以上和世界发展中国家45%的平均水平。
        第四,从城市规模看,环鄱阳湖地区6个设区市,仅有省城南昌市城区人口超过200万,属于特大城市,其它5个设区市城区人口在15--50万之间,都属于中小城市。而作为江西第二大城市九江,历史上就是“七省通衢”的交通枢纽,位于长江与京九线的交汇处,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和外贸港口城市,赣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区人口也只刚到50万,还是一个中等城市,城市规模与九江的区位优势和在江西的重要位置以及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极不相称。由于环鄱阳湖地区城市规模小,城市经济集聚效益偏弱,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强,难以对全省经济产生强有力的统率和带动作用。
        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路径
        今后一个时期,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以生态建设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做大做强南昌、九江两个核心城市,加快发展景德镇、上铙、抚州、鹰潭等区域中心城市,建好以县城为中心的“卫星城”,择优培育农村中心镇,充分发挥城市在环鄱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统率和带动作用,到2020年,使环湖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0%,建成产业集聚、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态优良、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环鄱阳湖城市圈。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环鄱阳湖地区2007年年末总人口1880万,其中城镇人口790万,乡村人口1090万。预计2008-2020年,环鄱阳湖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7.3‰,到2020年总人口将达2080万,如果城市化目标完成,城镇人口应达1250万,比2007年增加460万。考虑到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到2020年增加约60万,还有400万人口需从乡村转移到城镇,平均每年需转移31万。据世界人口研究资料,1920-1980年的60年中,世界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6.7%,发展中国家为14.5%,亚洲为11.1%。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60%的城市化目标,城镇人口平均增长率须达到6.6%,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加速城市化创下的纪录。
        每年从农村迁移出31万乡村人口,是迁往6个设区市(12个城区)、30个县(市)城,还是500多个小城镇呢?这就要求我们要选择符合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按照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作用规律,城市规模越大效益越高。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群的人均工业产值与国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和16%;我国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每百元固定资产的工业产值与资金回收率,也比小城市分别高出42%和39%;2006年南昌市和九江市城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42193元、38535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10798元)高出3.9倍和3.6倍。因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突出发展核心城市,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县城,有所侧重地发展小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集镇协调发展的环鄱阳湖城市圈。
        一是突出发展“核心”城市。即突出做大做强南昌、九江两大“核心”城市,提升“双核”城市对整个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幅射力和带动力。“双核”驱动是快速有效提升省域经济总量的捷径。如广东的广州、深圳,福建的福州、厦门,浙江的杭州、宁波,山东的济南、青岛等。江西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加速培育大城市、特大城市,除南昌外,九江也基本具备这一条件。举全省之力,做强南昌市大都市经济圈,是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南昌市区人口已达180万,按城市化发展目标,市区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8--10万人,到2020年,建成市区人口达30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6000亿元的现代化大都市,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和商贸、物流、金融中心。树立“大九江”理念,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扩大城市规模,尽快建成京九中段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实力雄厚、环境优美、幅射力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九江市目前城区实际人口50万,按照城市化发展目标,城区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4万人,到2020年可超过100万人成为特大城市。
        二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即加快景德镇、上铙、鹰潭、抚州城市化发展步伐,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火车头作用。目前四市城区规模都不大,区域带动能力较弱,尤其是上铙、抚州城市化率较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上饶市现有城区人口24万,要围绕建设赣闽浙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着力打造两大板块。加快上饶县撤县设区进程,建立“一城两区”新格局,每年增加城区人口3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60万,中心城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抚州市现有城区人口32万,要加快形成接轨闽台经济的前沿阵地和赣闽经济走廊的上的文化和生态名城,搭建环湖地区与福建、台湾的产业承接的桥梁,每年增加城区人口2--3万人,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60万,中心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景德镇市现有城区人口38万,要充分展示瓷都魅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城市和现代化陶瓷等制造业基地,每年增加城区人口2--3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70万,中心城区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鹰潭市现有城区人口16万,要策应国家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建设现代化的交通枢纽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每年增加城区人口2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40万,中心城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三是积极发展县级市和县城。顺应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要求,加快县级市和县城建设,发挥其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环鄱阳湖地区有县级市和县城30个,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对瑞昌、乐平、德兴、贵溪四市和全县总人口在60万以上的鄱阳、余干、上铙、广丰、南昌、新建、进贤、都昌、修水等县,要科学规划,建好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聚,吸引农民进城,每年各接受迁入5000人左右,到2020年县城人口达到20万以上。其它县城要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和山水城市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各自特色,每年各接受迁入3000人左右,到达2020年县城人口达到10万或15万左右。
        四是择优发展小城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土地集约、人口集中的思路,重点培育一批农村中心镇,提高其在促进城乡物资流通、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吸纳力,引导有经营能力的富余劳动力进镇谋生发展。环鄱阳湖地区有503个乡镇集镇,镇区常住人口规模在几千到上万人不等,应从中选择100个象南昌县蒋巷镇、进贤县文港镇、温圳镇、新建县望城镇、乐化镇、安义县鼎湖镇、鄱阳县田畈街镇、油墩街镇、余干县玉亭镇、上饶县旭日镇、广丰县湖丰镇、弋阳县圭峰镇、德兴市泗洲镇、玉山县仙岩镇、婺源县江湾镇、横峰县葛源镇、万年县石镇镇、铅山县湖坊镇、武宁县鲁溪镇、修水县三都镇、瑞昌市码头镇、永修县虬津镇、都昌县蔡岭镇、周溪镇、湖口县流泗镇、德安丰林镇、彭泽县马当镇、庐山区海会镇、星子县温泉镇、浮梁县瑶里镇、乐平市涌山镇、贵溪市周坊镇、东乡县圩上桥镇、余江县锦江镇这样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特色突出的中心集镇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平均每年各吸引1000人左右迁入,形成一批集散功能较强、环境优美、常住人口在2万人左右的中心城镇和生态城镇。
        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动力
        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在城市聚集的结果,城市化的动力产生于人们对各种利益和目标的追求,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抛弃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发展的模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机制创新。
        1、深化农村改革,建设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革是城市化第一推动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为工业化提供充足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和不断扩大的工业品市场,工业化发展及其在城市聚集直接推动城市化发展。为此,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在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实行土地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的方式,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二是实施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核心区和深山区内的人口平稳搬迁,鼓励山区、湖区移民建镇、移民扶贫,促进山区、湖区人口向环湖平原城镇集聚。这样,有利于人口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保护山区、湖区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环鄱阳湖城市圈的形成;建立城乡人口流动的管理机制,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科技革命,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四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环湖地区重点规划和支持一万个村落建设,使之成生态村庄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五是坚持发展城镇与移民建镇、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发展农村服务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相结合,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安置农民就业、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
         2、发挥地区优势,培植支柱产业带动。按照区域和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要求,立足于环湖地区的区位优势,环鄱阳湖城市圈功能定位为全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国内外著名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重点发展工业、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特色生态农业。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打造生态产业基地中,重点发展建材、化工电子、服装纺织、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形成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工业、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配套、石化工业等产业聚集区。围绕昌九工业走廊产业带、九景高速公路产业带及鹰潭-上饶高速公路产业带,建好一批经济开发区和特色工业园区,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城市建设的新区。南昌市以建设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家电汽车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形成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发挥南昌交通、信息枢纽的区位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九江市必须发挥区位、交通和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在发展临江工业、港口物流、旅游上下功夫;以建设出口加工贸易区为龙头,形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硅产业基地,建成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工业、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配套、石化工业等产业聚集区。鹰潭市依托铜资源及加工优势,以江铜集团为龙头,大力支持发展铜精深加工及利用的配套产业,集中建成生产工艺国际先进的铜工业基地;形成高档仪表仪器、生物医药、眼镜、节能灯、化工等产业体系。上饶市充分利用鑫新股份、凤凰光学、月兔集团、万年青水泥、华丰铜业等企业的规模、品牌优势,引导这些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做强做大;依托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发展铜材加工业、黄金开采和深加工;发展中高档豪华客车、汽车零部件、轴承、光学产品等。景德镇市着力建设好陶瓷科技园,形成以汽车制造及零配件、医药化工、陶瓷、建筑材料、机械、电子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重点突出汽车零配件、医药化工和陶瓷三大产业。抚州市着力打造汽车及配件、医药、纺织服装、机电、绿色食品、建材及陶瓷五大支柱产业。
        小城市、县城和农村中心镇也要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培植特色生态产业。原则上县级市和县城主导生态产业不应超过3个,小城镇应坚决贯彻“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方针,使生态产业成为带动城镇发展重要力量。大力开展生态果园、生态农庄建设,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群;高效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生态林业;积极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做大做强鄱阳湖淡水鱼品牌。
        3、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牵动。(1)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的总要求,使城市化对于环境的改变应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实现天蓝、水清、地绿的目标。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及退耕还林工程;以山江湖工程为依托,推进鄱阳湖水系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五河自然保护区、长江防护林建设。压缩污染环境严重项目的生存空间,加强环保监控体系建设,加强五河入湖水质监测。加强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县城以上城市全部拥有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实现雨污分流、中水回用。着力抓好城市的净化和绿化,搞好城市防洪、污水集中处理、卫生设施及人文和生态景观建设,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美好的环境。
       (2)综合交通建设。构筑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航道和港口站点互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南昌的路径,建成环湖地区综合运输通道。综合运输通道的构成:京九铁路、皖赣铁路、浙赣铁路、铜九铁路、九景衢铁路,昌九城际轨道交通;昌九高速、九景高速、景鹰高速、南昌-厚田-鹰潭高速,完善景德镇-婺源-黄山(常山)、南昌-婺源、南昌绕城生米-乐化、九江绕城、景德镇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配套建设跨县高等级互通公路,打通环湖各县县城至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九江机场、景德镇机场、赣东机场;长江、鄱阳湖、赣江、信江、抚河、修河、饶河内河航道,建设以九江为龙头、赣江和信江为骨干的水运体系,加快九江、南昌集装箱码头和货场建设。加快鄱阳湖区码头建设,建设好若干个外贸客运码头。
       (3)能源建设。统一规划,加快鄱阳湖风力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核电、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进程。围绕电厂的建设和产业布局,搞好电网布局、电力的配送和调度,加强对环湖地区的500千伏变电站及线路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以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为主网架通达到县的供电网络。充分利用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加快规划并推进入赣干、支线管网工程和环湖城市输配中心、燃气站等用气工程建设。
         4、科学制订规划,完善政策措施驱动。政府在推进城市化工程中有着巨大的能动性。一是要进行科学规划。要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坚持高起点、宽视野,适度超前,至少30、50年不落后。同时要注意规划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权威性。二是政府对区内的的人口搬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搬迁人口的房屋修建、生产转型、就业培训等方面提供专项资金,在税收、土地、和社会保障方面出台配套政策;对核心区内的当地居民,根据核区性质安置护林护鸟等岗位就业并给予适当补助。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要放宽农民进城的户籍限制。实行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户口,实现人口自由迁移。大中城市还要实行导向性开放政策,鼓励引进人才,鼓励投资移民,只要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均应积极引进,配偶子女也可按规定随调、随迁。四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行有较强吸引力的城镇就业、入学和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五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积极、稳妥的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对发展空间过小的城市,应果断、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区域范围,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对条件具备的县,要争取撤县建市;适当扩大建制镇特别是中心镇的行政区划范围,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要结合机构改革,合理确定镇一级政府的机构和职能,可赋予部分县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参考文献:
        [1]光文.聚焦鄱湖,关注民生.当代江西,2008;(4)
        [2]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当代江西,2008;(5)
        [3]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07-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
阅读 495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