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显现,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江西国企怎么办?
近日,省国资委党委成员与数十位国企高管汇聚一堂,学习交流如何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加强企业管理、防范企业风险的经验和做法,并谋划2009年企业的改革发展。
加快改制重组步伐
“省属国企应对危机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提高竞争力,把企业做强做大。”省国资委主任李天鸥表示。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战胜危机、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日前,省国资委出台了若干措施,推动省属国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据介绍,省属国企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点骨干工业企业R&D(研究与开发)达到2%以上,所有企业都将力争建立、完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省属国企正在加快改革步伐,寻求资本营运、资产重组的新突破。到目前,江中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正在抓紧实施;江钨集团与上海望潮投资有限公司已经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第一轮私募工作已基本完成;省煤炭集团股权多元化的总体改制方案已经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同意,上报省政府批准;省电子集团、凤凰光学集团正在与战略合作者深入洽谈,修改完善整体改制方案;省建工集团按照先完成下属企业改制,再进行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思路,正在顺利推进所属企业的改制工作;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省招标咨询集团、省盐业集团等正在积极寻找和认真选择战略合作者,做好改制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此外,省内钢铁产业、铅锌资源、钨资源、盐卤资源的重组、整合,产业链的延伸等工作也在抓紧实施。
争项目 抢订单
面对钢材市场的动荡,新钢公司全力应对,公司高管和销售人员深入各大区域市场,参加大工程项目招标会,走访用户,抢抓订单。目前,新钢公司不仅保证了正常的生产,而且做到了生产不减产、员工不降薪,有效降低前期产品库存。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近来省国资委组织省属国企主动出击,争分夺秒,抢抓市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积极主动对接重大项目,落实订单合同,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有20个项目列入我省2009年计划新开工大中型项目,总投资140.8亿元,已获得国家支持金额4658万元;对接国家和省、市65个重大项目,获得订单43.5648亿元。如省建材集团目前已签订水泥供应总量为81万吨的供货合同,预计供应2009年开工的重点工程项目水泥140万吨;省招标咨询集团所属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目前已获订单(已招标金额)4.262亿元,预计招标总金额26.92亿元;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已签订8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5个,合同金额1.1143亿美元,正在跟踪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2个,预计合同金额21.09亿美元。
练内功 强管理
借金融危机的外力练好“内功”,已经成为省属国企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省国资委坚决贯彻省政府部署,把对省属企业“四率”考核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江铜集团将2009年定为“夯基础、练内功、渡难关”活动年。为确保实现明年计划目标,制订了12项措施,涉及增加产量、控制费用、提高技术经济指标、调整产品结构、自主创新、加强管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多方面。
要想安全渡过“寒冬”,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保证资金链顺畅。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强化原燃料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抓住市场机会,合理增减库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明年将加大板簧企业的收购和重组,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主动权,争取在3年内使拳头产品产能达到每年80万至100万吨。
如果订单不足、生产有富余时间怎么办?凤凰光学集团从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入手,提高人员素质,努力使管理效率更高,系统运转更快更顺畅。进入第三季度,集团加快推进“生产革新”、“技术创新”这一“双新”工程,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面对跌宕起伏的市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险阻,我们有信心相信,省属国有企业仍将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