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减产之年话粮价

媒体:江西日报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0/8/22 8:30:22

  今年以来,我省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造成早稻减产,早稻收购开秤即见到高价。

  面对目前的粮价,不同的市场主体如何看待?日前,记者走进南昌早稻收购现场,寻找答案。

  农民:我们对粮价很满意

  8月18日中午,骄阳炙烤着大地。在南昌县幽兰粮管所,记者见到了开着农用车来卖粮的泾口乡大沙村村民姜福生。

  姜福生运来的2700公斤早稻每50公斤卖到了97元,在资金结算窗口,姜福生拿到了5196元现金。“今年这场特大洪灾之前,我家种植的10亩早稻长势好,估计每亩可收上千斤。可6月那场大雨,造成我家早稻大减产,其中四亩田每亩只收到三四百斤,其他六亩田也只收到六七百斤,与上年相比减产三分之一。”

  “今年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真金白银’多,每亩达140多元,比去年每亩增加了30多元,种粮的投入成本比上年减少,粮价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我们对粮价很满意。如果不是遭灾,今年肯定是个丰产丰收年。”来自泾口乡杨芳村的村民付牛巴说。

  到新建县,过南昌县,去安义县,记者在早稻收购点上看到,与全省一样,南昌市早稻收购价高于最低收购保护价,今年每50公斤早稻平均收购价比上年增加了七八元。

  粮企:争夺粮源,推动粮价温和上涨

  至8月18日,南昌县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早稻2500多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减少3000多万公斤。原因何在?

  南昌县粮食局负责人坦言,早稻因灾减产,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加上多元化收购主体争夺粮源,农民对粮价的预期有所提高,且国际粮价上涨。这几方面的因素叠加,让农民对手中的早稻有了更多的期待,因此并不打算在近期卖粮。

  前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谈菊根介绍,目前,粮油加工厂产能相对过剩,在早稻上市期,一旦不能收购到充足的粮源,那么后期的加工销售将处于无货可加工、可销售的尴尬局面。而目前中粮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也开始在早稻主产区设厂,多元化收购主体争夺早稻粮源,推动了粮价温和上涨。

  今年,由于受灾,粮食质量普遍低于去年,主要表现在水分高、秕谷多、出米率低。据预测,今年,早稻收购价格整体将呈现高开—稳走—温和上涨的走势。

  农发行:引导企业理性收购

  中储粮南昌直属库主任刘继明说,今年早稻收购开始前,省农发行营业部就提前备足了收购资金。由于资金供应有保障,确保了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省农发行营业部总经理黄奕忠告诉记者,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市场稳定,他们对辖内77户企业的收购贷款资格及时进行了认定,该营业部已准备早稻收购资金10.25亿元。目前,已发放收购资金3亿多元。

  江西洪海粮食加工厂厂长熊海说:“今年,省农发行营业部在确保收购资金划拨通畅的同时,引导我们理性收购,使我们企业既收到了粮,又没造成企业之间哄抬粮价。目前,我们已收购早稻300多万公斤。”

  8月18日,记者在安义县采访时巧遇省农发行主要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全省农发行系统本着支持企业“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原则,引导企业理性收购,确保市场的稳定。与全系统一样,今年,省农发行营业部按照“保收购、保优质企业、不保劣质企业”的原则,既积极支持“三大主体”入市收购,又择优支持机制好、资信好、效益好、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企业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入市多收好粮,确保不出现收购空白点,又防止因粮源有限的无序收购竞争。

  本报记者宋海峰

阅读 172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