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媒体:中国环境报  作者:评论员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4/1/7 7:20: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明确部署,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

  休养生息,正从单个湖、单条河、单个流域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这将是继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之后,休养生息理念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又一次飞跃。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是历史性选择

  休养生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选择。纵观历史,每逢重大变革,为了发展生产、恢复元气,休养生息政策都成为重要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休养生息成就了汉唐繁华、康乾盛世。

  进入新世纪,休养生息逐步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焕发出新的光彩。2008年初,胡锦涛同志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高度,提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使休养生息成为中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这一重要战略决策的提出,有环保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贡献。2007年5月,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给疲惫的松花江减负,让松花江在一段时间内得以休养生息。此前全国和一些地方江河湖泊治理的基本方向,也都是休养生息。

  几年的实践证明,休养生息非常及时。率先实行休养生息的松花江流域重现盎然生机;太湖、南四湖等流域水质得到初步好转;山东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但是一条河、一个湖只是庞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恢复单条河流的水质不足以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单纯保护一条河而忽略生态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善河流水质。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推进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恢复和增强其生态功能。

  推进生态系统的休养生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逐步深化的改革思路。

  立足当下,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极大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代价。一些生态问题开始显现,并且呈现出系统性、全局性特点。

  当前,我国大部分草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九成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现象严重。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泥石流频发。

  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甚至消亡。近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的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多达96个,鄱阳湖、洞庭湖干旱几成常态。

  生物多样性快速衰退。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已濒临崩溃,岌岌可危;长江原有175种特有物种,现在能找到的不到一半;太湖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

  一些河湖基本丧失自净能力,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雾霾频频来袭、食品重金属超标等,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生态系统已不堪重负,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刻不容缓。

  未来,中国还要发展、GDP还要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提高,这会继续给资源环境带来压力。而我们又不能像当年发达国家那样向国外掠夺资源、输出污染,必须立足自身,把资源环境问题解决好。

  破除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未来发展打基础,需要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休养生息,不是缚手缚脚,一步不动,而是一个察势、蓄势、扬势的过程。要以休养生息的“高压线”,倒逼经济转型发展,对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强大压力,促进发展观念的转变、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质量的提高。

  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未来发展留空间,需要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承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国家发展空间的大小。休养生息,从现阶段来讲,就是要让生态系统得以恢复,由失衡走向平衡,治病祛病,进入良性循环;从长远来讲,就是要增强自然系统自我循环和净化能力,强身健体,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点,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一定要坚持整体性。

  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过去,很多地方忽视了生态系统整体性的问题,有过不少教训。就以治河来说,有的地方只在下游治理,而上游却在照样开发破坏;有的地方只在干流治理,而支流却照常排污;还有的地方,只重视治理水环境,却忽视山体保护、植被恢复。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必须坚持采用整体性的方法,系统规划、全程用力、整体推进,不能割裂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环境要素。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一定要坚持长期性。

  要对休养生息的长期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生态系统的问题不是三天两天形成的,同样的,生态系统的修复也绝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粗放发展,污染时间这么长,污染物累积量这么大,生态破坏这么重,矛盾积攒这么多,环境损害这么深,要想在短时间内扭转局势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生态系统自我恢复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即使所有生长条件都符合,植被恢复起来也至少需要几年以上的时间;动物种群恢复视物种不同,大概需要十几年至几百年不等;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修复,则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西方很多国家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生态修复,也仍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美国野牛经过了100多年的保护,也仅仅才脱离了灭绝的危险,要想重新兴旺起来,大概还需要100多年。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一定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

  治大国,若烹小鲜。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更该有这样的心态和素质。

  坚持自然恢复,就是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践反复证明,以自然的方法和节奏休养生息,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休牧休渔等方法,成本低、见效快、成效佳。

  坚持自然恢复,就是要约束和规范地方的行为。为官一任,当有所作为。在这种心态主导下,有的地方虽然是出于保护的目的,实际却造成了生态的破坏。例如,有的地方在不该种树的地方种树、改直河道、硬化河床等等,都对生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必须承认,有所作为是优秀品质,但在休养生息工作中,坚持有所不为更难能可贵。要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扰,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同时,还要辩证理解和把握“无为”二字,对于那些发乎自然、顺乎自然、遵循规律的事情,则必须积极而为,以润物细无声的外力助推自然修复,加速恢复其生机和活力。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就要梳理思想观念、制度措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需要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不能以GDP论英雄。

  中组部最近强调,不搞GDP排名,不以GDP论英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最近几十年,GDP无疑是中国分量最重的词汇。单纯追求GDP,盲目攀比GDP,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不是不要GDP,而是要什么样的GDP。答案很明确:是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带来的GDP。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不能各自为政。

  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决定了休养生息绝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地域合作、部门协作。

  地域鸿沟不填,休养生息难成事。河流、山川、湖泊等大都跨地域分布,少则几个县,多则十几个省。如果一个地方一项政策、一个地方一套标准、一个地方一个力度,那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的成效肯定会打折扣。因为一个地方的短板,会牵累所有其他地方的付出。在最近的大气治理过程中,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就采取了联防联控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效果。

  部门壁垒不破,休养生息难成事。山水林田湖,分属好几个部门管理,如果各部门只顾扫门前雪,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导致效果不佳。休养生息要想取得效果,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坚持统分结合、有分有合、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不能急功近利。

  休养生息不可能在短期内见到成效,妄图一战而胜、一蹴而就,无异于痴人说梦。

  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调,休养生息难见效。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形成了思维惯性,本届政府一定要有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在这种心态的主导下,有的地方耐不住寂寞、守不住平淡、经不住诱惑,只图近功速效。可休养生息偏偏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调整心态,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度,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遵循自然规律,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推进。

  朝令夕改的恶习不除,休养生息难见效。休养生息成在持久,需要长期坚持。可在一些地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却不能保持连续性。有的地方对自然保护区的划定改来改去,今天这条线,明天那条线;还有的地方,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政策就换届。休养生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不能缺少严格监管。

  源头不严控,休养生息难成功。以前,我们对环境问题事后处理多,事前控制少,有些本该挡在门外的项目却依然违规建设,落后产能越淘汰越多,问题都是出在了源头把关上。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必须要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

  过程不严管,休养生息难成功。环境问题产生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必须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加强顶层设计,从各个环节入手,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

  事后不严惩,休养生息难成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企业偷排的代价远远不及偷排的利益,地方负责人也少有因生态环保问题而被问责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改变这一局面。

  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顺应自然、合乎民意。秉持和践行这一理念,美丽中国可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可盼。

阅读 83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