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惨痛的教训先污染后治理代价太高

媒体: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3/26 16:02:50

从历史上看,国际几大流域的管理都曾走过不少弯路――

  流域水污染防治是流域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流域水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各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管理的关键工作。而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在流域管理大多走过弯路,有着颇为惨痛的教训。
  
  过度开发带来灾难
  
   从国际上几大流域看,产生的问题大多与过度开发有关。流域内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极大地改变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特征,改变了原有生物种群的生存条件,超出了生物种群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引起地区的生产力下降、生态功能衰退等,具体表现为地面下沉、海水倒灌、可用水减少、土地盐碱化、蓝绿藻频发等,甚至引发了大规模生态灾难,直接威胁到正常的农业、工业生产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以莱茵河流域为例,该流域集聚了近1亿人口,集中了许多重要产业部门,如钢铁、石化、电力、建材、机械、电子等,发展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如康斯坦茨、巴塞尔、路德维希港、美因兹、法兰克福、科隆、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鹿特丹等。流域内聚集的大量人口及不断的人口增长对流域的物质需求持续增长。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作物,人们进行围垦造田、改造三角洲的湿地等。同时,很多原有的洪泛区被用来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相当部分的农业用地被建成工厂、住房等建筑。过度的农业开发、工业建设、城市发展,使得流域生态系统被深度破坏,生态环境支离破碎。同时还产生了大量污染物,严重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消纳吸收能力,并对生物的生存构成了很大威胁。
  
  管理混乱导致生态恶化
  
   从国际上几大流域管理的进程看,流域开发初期,由于上下游之间没有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造成上下游之间为了争夺资源而发生了冲突,而这种管理体制的混乱更近而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上下游不同地区都有着各自的发展利益,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尽可能的攫取流域内的各种资源,比较明显的是水资源的争夺。以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流域为例。流域内的昆士兰州位于上游,占据上游地利之便,大规模进行农业灌溉、放牧、畜牧业生产、渔业、采矿、发电等,其资源开发影响到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给,颇为突出的是下游的南澳大利亚州。该州深受上游各州过度引水带来的供水不足以及水质低劣的影响,经济发展因水源问题而掣肘。同时,流域各个地区之间资源之争忽视了流域内正常的生态系统本身运转的需要,从而不仅造成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使得整个流域呈现系统性的削弱。可见,管理体制是否顺畅,上下游之间是否协调对于维持流域生态健康至关重要。
  
  污染后修复成本大
  
   历史地看,国外的环境治理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这种治理模式的代价高昂,也并不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规律。日本在回顾工业化历程时,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给社会和公众造成的损害是惨痛的,所付出的代价比事前污染防治投资高10倍以上。
   在这方面,美国拉芙运河事件颇具代表性。拉芙运河离尼亚加拉瀑布不远,1947年到1952年之间,当地一家名为“福卡”的化学工业公司把含二恶英和苯等82种致癌物质、共21800多吨重的工业垃圾倾倒在该运河中。运河被填埋后,这一带便成了一片广阔的土地,此地又被公司廉价转卖给了当地的教育委员会,并在此建起了小学和住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1978年的调查表明,1/3的妊娠妇女出现流产,l/5的儿童有先天性畸形,远远高于正常人群的发生率。此外,拉芙运河地区的哮喘、鼻炎、鼻窦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明显增加,不少人还出现头痛、皮疹、尿道痉挛等症状。1980年,卡特总统宣布该地区处于紧急状态,800个家庭被迫疏散。政府出资清除该地区的危险废物,其费用远远超过了采取正确措施而花费的成本。考虑中国国情和国力的限制以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现实情况,已经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
 

阅读 108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