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鄱阳湖:下泗潭开港记忆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2/6/3 7:01:14
明末清初余干兴起渔民开港活动 因人与自然的交相影响最终消失 2008年被列入余干县非遗名录

  时光老人,一直试图埋葬一些物事。

  事实上,依靠自身的决绝与强大,他一次次得逞了。对于已被列入余干县非遗名录的“开港”而言,也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初期,借助人与自然的力量,时光老人终于把在余干县兴起并延续了300多年之久的“开港”,永久性地扔进了岁月的长河,最终使其湮没于世,一去不返。如今,余干县年青一代的渔家,已经很难拼凑有关“开港”的点滴记忆。只有少数老渔民,才能在午后氤氲的香烟中,咀嚼那些曾经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盛事场景。

  兴起延续百年之久的渔俗

  江西渔业生产习俗,以鄱阳湖区渔俗为代表。北宋后期,余干进士都颉曾在《鄱阳七谈》中说:鄱阳有“滨湖蒲鱼之利”、“鱼鮛禽畜之富”。鄱阳湖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景和优美动人的传说,更有那“靠湖吃湖,靠水吃水”的渔民及其世代相传的渔业习俗。

  在这些习俗中,作为渔家盛事的“开港”是不得不提的。每年春节前夕,余干、南昌、进贤和新建等县的渔民们约定日期,备美酒,买爆竹,驾着渔船,如梭似箭,云集于余干县下泗潭,名曰“开港”。这种传统习俗从明末清初形成,一直延续了300多年。

  下泗潭位于余干县瑞洪镇(原为梅溪乡)傅家塘西头村附近,背风向阳,冬暖夏凉。全港水域长约2500米,宽约200米,潭深达10米,东有来自村庄和垅田的活水,南为沃土河床,西为广阔的信江和一望无际的湖滨草洲,且潭底有无数渗泉。因此,即使是大旱之年,潭里的鱼儿也不受影响。

  特别是春夏之交,信江水涨,江水与鄱阳湖水连成一片,成群的鲤鱼、鳜鱼、鳡鱼和鳊鱼等优质鱼类纷纷聚居潭中,故被渔民们赞为“最好的鱼库”。据《余干县文史资料》记载,下泗潭是余干县产鱼最多的渔港,历史上最高年产量达30万公斤,列全省各渔港前茅,号称“金港”。

  新中国成立前,下泗潭为余干当地的大姓之人所霸占。开港时,渔民均须向他们办理入港捕捞手续,交纳鱼税,名为“管理费”。一般的渔港,按渔民开港所获二八分成,好一点的渔港则为三七分成,甚至四六分成。否则渔民的船只就不得入港捕鱼。

  为了保护水产资源,使鱼类能在潭中休养生息,每年农历九月初开始,霸占者还会雇管理人员在渔港范围内插上标记,禁止任何渔具入港捕捞,名曰“禁港”,时间约为3个月。开港时间一般为农历十二月中旬或下旬,参加开港的渔船约有2000只,渔民5000多人,加上参观者,人数有时多达万人,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回忆一年一度的渔家盛事

  下泗潭开港,曾是渔家们一年一度的大盛会。据余干县老渔民张鸿发回忆,新中国成立后,下泗潭归余干县湖管部门管理,禁港和开港都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并成立了“开港生产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瑞洪镇。开港之前,指挥部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开港日期提前通知到各个乡村以及南昌县、进贤县和新建县惯常开港的渔民。

  遵照规定,开港前一天,这些渔民必须到指挥部报到登记,并按捕捞工具所定产量交纳不等的开港管理费,如高网船定产量为800公斤,应缴管理费27元,溜网船定产量200公斤,应缴管理费6.75元,罩网船定产量100公斤,应缴管理费3.3元,扒网船定产量为400公斤,应缴管理费为13元,其他定产量在50公斤以下的渔船,一律缴纳管理费1.6元。

  开港后,渔船均插上统一制发的小三角红旗,按指挥部所定的地点和先后次序调潭、进潭。以1980年1月22日的开港为例,渔船调潭、进潭顺序是冲湖、朱家、江埠(包括枫港、坝口)、富源、神埠(包括三塘)、团林(包括王家)、西岗,然后是新建县、南昌县和进贤县的渔船。

  开港以鸣枪为号,从早晨6点开始,开港信号一响,千余只渔船立即如潮水般涌入下泗潭。千百张渔网几乎同时撒开,如天女散花,铺天盖地,十分壮观。几分钟后,湖面上的鱼儿如落雪泻银一般,在一张张渔网中涌现。沉甸甸的渔网拉起来,白花花的鱼儿活蹦乱跳。于是,渔民们赶紧点燃备好的爆竹。

  欢快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传送着开港丰收的喜讯,直到下午4时许才收工“静港”。这时,渔民们纷纷把渔船停泊在港岸边,然后忙着晒网、补网和卖鱼。下泗潭开港有个风俗,那就是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熟人生客,无论到哪条船上,都会受到煮鱼摆酒的招待,同庆丰收之乐。

  明代人吴守为曾有一首诗,生动地记录了开港的盛景:“渔人湖上阵鱼丽,结队连舟十里围。击楫鸣榔同战鼓,烟蓑雨笠是征衣。水廉钻破金鳞窜,浪锦翻开玉鬣飞。网撒网收循序进,回来较胜猎禽归。”而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则可以用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的名句来形容:“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下泗潭开港时,沿岸还会盖满临时货篷,供应渔业生产的各种用具和日用百货。大大小小的食品摊贩星罗棋布,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白天人群熙攘,晚上灯火辉煌,就像一个日夜不散的大集市。有时,指挥部还会放映电影或请剧团演出,沿港水陆到处人声鼎沸,煞是壮观。

  消失人与自然的交相影响

  然而,这种渔家盛景在“走过”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后,就再也没有重现了。

  余干县湖管局(渔政局)局长张继明告诉记者,具体的消失之年已很难说清楚,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后。因为,他是1992年调到余干县湖管局工作,当时下泗潭已经近10年没有开港。作为一名与渔民打了20年交道的渔政工作者,张继明认为,开港这一渔家重要习俗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之前的灭绝性捕捞和湖水污染导致的鱼类资源逐年减少。

  事实上,张继明的说法,有具体的数字可以佐证。据余干县水产部门的记载,1954年下泗潭开港收获鲜鱼26万公斤,1964年下泗潭开港收获鲜鱼19万公斤,1973年下泗潭开港收获鲜鱼18万公斤,1980年下泗潭开港收获鲜鱼15万公斤。从1954年到1980年,26年的时间里,下泗潭开港收获鲜鱼的总量减少了整整11万公斤,相当于1980年收获总量的73%。

  “除了鱼类资源逐年减少之外,导致开港活动消失的原因可能还有三个。”张继明介绍说,一是开港活动的程序繁琐复杂,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继承。二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也随之改变。现代捕捞手段,让传统渔业生产习惯相形见绌,包括开港在内的许多渔习活动无形中进入自然淘汰之列。三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带来职业的歧视。有民谚说:“世上什么苦,打鱼磨豆腐。”长辈不愿意后代继承,后辈不想从长者手上承接,于是出现断层。

  非遗124个字的浓缩记忆

  鄱阳湖,烟波浩渺,水域辽阔,为中国水面最大的淡水湖。余干,著名的鱼米之乡。自古以来,生活在湖边的余干渔民,在与湖同呼吸、共命运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文明,还在渔俗文化方面匠心独具。无可否认,虽然拥有悠久历史的开港活动最终消失,但仍是鄱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开港”被列入余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里,关于开港只有极其简单的124个字的记述:“开港是冬至以后的一项大型的围剿性的捕鱼活动,江西省只有鄱阳湖信江下游才有这种生产活动。开港时,四个县的渔民,几千条船沿着一条港地毯式地向上游围剿,船碰船,网碰网,井然有序地进行,并且一天捕捞后,都能上岸纳税交租(租港),这种捕捞活动,历史悠久。”曾经在余干兴起并延续了300多年的大型捕鱼活动、曾经与余干渔家息息相关的一大盛事——开港,就这样被浓缩在了124个汉字里。

  对此,余干县文化馆馆长徐宏志感到既心痛又无奈。他告诉记者,渔樵文化是鄱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余干开港又是渔樵文化里比较有特色的一项,它为渔樵文化甚至整个鄱湖文化的完整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因为时间久远和当时记录手段和水平有限,使得如今挖掘和保护这一特色文化存在不小的难度。“接下来,县里将打算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宏志说。

  文/记者石鹏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阅读 80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