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之殇!"干瘪"的鄱阳湖:一半水天一色一半沙山连绵...
(《经济信息联播》)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鄱阳湖湖面萎缩、湿地锐减、并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沙化土地面积达3.8万公顷之多。记者看到,一边是鄱阳湖面水天一色,另一边则是黄灿灿的沙山连绵不断,水沙之间只有一步之隔......
都昌县林业局副局长黄东平接受记者采访
鄱阳湖沙化土地面积达3.8万公顷
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与江西省境内的五大河流共同承载着调蓄长江水位,调节气候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鄱阳湖湖面萎缩、湿地锐减、并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沙化土地面积达3.8万公顷之多,占全省沙化面积的半数以上,而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关系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关系长江经济带建设。
如果不是实地考察,谁会想到在长江南岸、鄱阳湖畔竟然有如此大量的沙化土地,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带领下,记者沿着鄱阳湖畔徒步走在沙化最严重的都昌县多宝乡,一边是鄱阳湖面水天一色,另一边则是黄灿灿的沙山连绵不断,水沙之间只有一步之隔。
江西省都昌县林业局副局长黄东平告诉记者,多宝这个沙山目前是整个江南是连片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这一块面积大概就有4万3千亩,是集中连片的江南的最大的面积,可以称作为江南的戈壁沙滩。
沙山连绵
田地撂荒村庄遭受沙山威胁
站在面对鄱阳湖的沙山上,远远望去,几十座沙山连绵不断,只有少数地方能看得到一些长势并不茂盛的小树木,大风刮过后,沙子不断从湖边吹往腹地。而离沙山不远的地方就是鄱阳湖腹地的多宝乡多宝村,今年74岁的刘明星老人,在这生活了一辈子,多年以来一直饱受沙化土地的困扰。老人说,灰尘把后面一排的房子都盖住了,一刮风眼睛都睁不开。
由于沙山上缺少植被,所以每逢刮风下雨,山上的沙子就往村里流,在几个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被撂荒的田地。都昌县多宝乡村民告诉记者,大水冲过来田就没办法种了,全是沙石地,种也种不好。而且村民还告诉记者,沙已经到井里了,水也变得不好喝,跟种田里的水一样。
刘明星老人告诉我们,虽然这些年治沙看到了些成效,但他还是心有余悸。
都昌县多宝乡村民刘明星:如果你以后不解决,这个沙还是往下流,这个村就保不住,后面几栋房子都保不住,还是一样的。
治沙迫在眉睫综合治理任重道远
在江西,沙化土地有72500公顷,其中鄱阳湖沙化土地面积3.8万公顷,占据全省的一半以上。由于鄱阳湖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长江入江口以及鄱阳湖周边区域,而这些地区又恰恰是江西经济发展的“黄金河道”,沙化土地的蔓延将给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带来影响。
江西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年华:总体反映来说,老百姓容易致贫,还有一个是沙通过水,会给下游带来一些影响,比如河道淤塞,主要是这两方面。
对于鄱阳湖沙化今后的治理措施,专家表示,一方面要寻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适合南方沙漠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沙地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江西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年华:比如种一些蔓荆子,蔓荆子可以做一些药材去开发,那大家就可能在同时治理沙化的过程中会带来一点经济效益,这样就可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是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可能会起到一些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