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建区检察院加强生态检察服务绿色崛起
借助检察官进社区、干警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宣传服务;深入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项预防工作;发出检察建议,促公安机关成立海昏侯古墓葬区专案组,对海昏侯古墓群进行全天24小时360度全方位的保护……2015年以来,南昌市新建区检察院按照省、市院关于“加强生态检察、服务绿色崛起”专项监督活动实施方案的意见,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力度,在服务和保障绿色崛起上展现了检察新作为。
座谈会现场
“两法”衔接形成监督常态化
针对部分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淡薄,是否犯罪及对犯罪性质情节认识不清等情况,该院在专项监督活动中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平台、检察门户网站、民生服务热线、检察月报等平台,借助检察官进社区、干警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宣传服务。
该院还注重加强内外协调,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对内建立侦监、公诉、反贪、反渎、控申、民行等部门,在办理保护生态环境案件中实现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要求各部门及时相互移送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该类案件线索,并开通绿色通道,3天内完成案件线索梳理、统计、研判、分流,指定专人负责跟踪初查结果。
另外,与环保、水利、林业、国土等8个部门制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就如何完善“两法”衔接配合、共同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达成共识,理顺衔接和监督关系,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深入保护区开展专项预防
2015年12月16日,该院联合南昌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部门,深入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项预防工作。
该院通过与鄱阳湖渔政局、当地派出所等执法部门、周边乡镇检察联络员和当地乡镇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了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并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对南矶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了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加大生态补偿资金、公益林补助资金等生态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环节的职务犯罪打击力度,保障生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2015年以来,该院依法查处生态环境领域中的职务犯罪2件4人,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的同时,注重犯罪预防。该院与区环保、林业、国土、鄱阳湖渔政等5个部门签署了《关于在查处和预防生态环境领域的职务犯罪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联系配合的实施意见》,设立联络员,加强协调配合、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工作。
发检察建议促海昏侯墓保护
海昏侯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候国聚落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遗址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该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加大对文物的司法保护工作力度,成立了由分管检察长联合侦监科、公诉科5名业务骨干组成古墓群文物保护专项小组,对相关案件进行办理,协助文物保护单位、公安机关做好相关工作。
同时,该院专门向区公安局发出一份检察建议,对如何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制、建立巡查记录档案、划定保护范围和作出标志说明、建立专案组加强文物监管执法等方面工作作出了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新建区公安局邀请该院领导参加整改落实推进会并迅速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成立了海昏侯古墓葬区专案组,对海昏侯古墓群进行全天24小时360度全方位的保护。
◎文/图 欧阳茫 首席记者徐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