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生态经济乐了农民富了乡村
媒体:南昌日报 作者:内详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6/20 8:38:26
【人物】:胡小敏,江西敏利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年34岁的胡小敏种过田、打过工、当过村官,如今正经营着一家拥有资产2000万元、员工50多人的农家饭庄。当被问到创业成功的经验时,他总是说:“多亏政府的好政策,让山区变景区、农民变老板,老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小镜头】:胡小敏的农家饭庄,坐落在红湾公路旁,离市区只有15公里。走进饭庄,只见小桥流水,树木成荫,绿草花丛,气派的围屋式建筑别有风味。在庄园内用松皮竹木搭建的凉棚里,花香幽幽。庄园内的鱼塘与身后的大山相偎相依,令人心旷神怡。
湾里区境内梅岭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随着生态观光游的兴起,原来不起眼的老房子、山沟沟、农家菜成了农民致富的宝贝,村民们足不出户就鼓足了钱包。
【讲述】:我是土生土长的湾里人,从前总以为住在小山沟不会有出头的日子,想不到现在当起了老板,日子越过越舒服。
湾里离南昌市很近,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加上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湾里人只能捧着金山银山受穷。2005年,红湾公路正式通车,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偏远的小山村顿时热闹起来。2006年,我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当时的农家乐还十分简单,项目也不多,主要是给游客做做农家菜,让他们跟着一起浇浇花,在我们的农宅里住上一晚两晚。
近两年,湾里区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不断推出桃花节、杜鹃节、采茶节等特色活动,来梅岭玩的人越来越多。在这样好的形势下,今年我拆掉了红湾公路旁边的养猪场,准备进行产业转移,投入更多的资金将饭庄建设成真正的生态绿色农庄。
【背景】:梅岭境内无山不青,无水不秀,风光崎旎,素有“小庐山”的美誉。随着南昌市“一江两岸”格局的初步形成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面积150平方公里的梅岭已成为南昌的“城中山”。近年来,湾里区坚持以保护为重点,遵循“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的科学理念,将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提升梅岭生态休闲旅游水平,湾里区不断延伸产业链,完善“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六要素,不断推出旅游热点、亮点。
今年以来,该区先后推出了以桃花节、杜鹃节、采茶节为主的春季踏青游,以梅岭漂流狂欢节、洗药湖仙台避暑消夏游、全国自行车登山挑战大赛为主的夏季清凉避暑游等主题活动。1—5月,全区接待游客4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8%。
熊经纬 本报记者 谢松
阅读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