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立足资源走生态发展新路
媒体:江西永修网 作者:刘欢 徐亨华 徐国英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8/8/13 7:00:14
永修县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在试点乡(村)大力推进“猪—沼—果”生产模式,走“山上戴帽、山下养猪、猪粪入池、沼肥浇树、沼气入户”生态发展新路。通过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永修县早熟梨专业合作社是推行“猪—沼—果”生产模式的窗口之一,该社由永修县白槎镇龙井村村干部牵头发起,以果业种植大户为主体联合成立,现已发展会员102户,带动农户500多户,早熟梨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亩。白槎镇龙井村辖8个自然村,总人口900余人,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地属典型丘陵地区,气候和土壤结构特别适宜早熟梨生长。
近年来,永修县围绕全省“南桔北梨”的果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白槎镇龙井村建立了赣北早熟梨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早熟梨生产。随着参与农户的迅速递增和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造成早熟梨难以卖出、卖不到好价钱。龙井村村两委一班子人“审时度势”,组织果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了江西龙井梨业有限公司,注册了“永秀”牌商标,组建了永修县早熟梨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产品包装、统一组织销售,改变以住果业生产经营中单打独斗格局,解决了广大果农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后顾之忧,既增加了果农的收入,又壮大了集体经济。对发展早熟梨,大力推行“猪—沼—果”生产模式,即“山上戴帽、山下养猪、猪粪入池、沼肥浇树、沼气入户”的生态发展模式。果农每户养猪2—3头,建有6—8立方米的沼气池,施用有机肥料。这种模式,即有效解决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问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采取套袋技术,按照无公害食品要求进行生产,加上特有的物候条件和科学管理技术,生产出的早熟梨果大皮薄、肉质细嫩、甜脆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比其他省份早上市一个月,填补了淡季水果市场。
阅读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