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构筑江西崛起的文化高地

媒体:大江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12/6/5 5:53:11

张艳国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在国家发展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文化发展的凝聚力、驱动力和竞争力作用也日益明显。从国际到国内,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文化发展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引擎和引领作用。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必须深刻认识江西自身的文化优势,弘扬江西的人文精神,克服不良文化心态,构筑江西崛起的文化高地。

  深刻认识江西的文化优势

  在赣鄱大地,绿色生态优势、历史人文优势和红色文化优势十分明显。如何认识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如何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要看到江西文化源远流长。江西历史文化是以江右人民的生产实践为基础、以赣鄱农业文明为核心的特色文化。遗存至今的千年瓷都、千年道都、千年古村,都可以见证江西古代繁荣鼎盛的人文景象。可以说,赣鄱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江西人民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生活共同体,是江西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要看到江西文化自成一体。江西在先秦时代分属吴楚边缘,一面接受中原华夏文化的浸染,一面受到吴越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自秦汉时期随豫章郡独立设置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后经不断延伸发展,先后形成了辉煌灿烂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等特色文化,地方区域文化也甚为活跃,如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分支至今仍不乏文化活力,赣鄱文化与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等一样,自成一体,显现出区域文化的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等特点。

  三要看到江西文化丰富多彩。从文化内容和表象来看,江西的绿色、古色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绿色之美蕴藏着旺盛的生机,让人陶醉;古色之特记载着厚重的历史,让人迷恋;红色之魂浸透着动人的记忆,让人震撼。特别是江西的红色文化弥足珍贵。江西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红色瑰宝。

  大力弘扬江西的人文精神

  千百年来,江西人民世世代代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孕育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江西人文精神,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是激励江西人民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江西人文精神应当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号召全省要“增强江西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展示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大气包容、见义勇为的新形象”。推动江西加快发展、加速崛起,我们就要大力弘扬新时期的江西人文精神,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是求新思变、奋发图强的开拓精神。从历史来看,江西人并不守旧和安于现状。比如,北宋时期,江西人就冲破重农抑商的传统,“多设智巧技艺,经营四方,至老死不归”。古代三大改革家之一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就是江西人,他强调“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实现推行新法革除旧弊之抱负而义无反顾,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革命战争年代,江西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江西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更是求新思变、奋发图强精神的生动写照。如果没有求新思变、敢闯敢干、奋发图强的精神文化风貌,要想走在别人的前面,是不可想象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精神头儿与事业发展的势头成正比。

  二是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江西自古就是文章节义之邦,出了许多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近代史上不少影响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于江西这片红色热土。在赣南中央苏区,当年只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却有8万多人参军参战,仅长征中牺牲的烈士就达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长征路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在江西大地上交汇升华。1998年,在保卫九江长江大堤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就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没有敢于负责、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是不可能构建一片精神高地的,更不可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在一定意义上说,精神高度与事业发展达到的高度成正比。

  三是重道尚德、和美天下的和谐精神。江西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道教文化是江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道法自然的基本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促进人与社会和睦相处,达到道贵中和、利济一切、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是道教文化的精髓,也是老百姓的生活准则。赣鄱文化因为开放包容、兼纳并蓄,能够亲仁善邻、合作共享,自古就传承着绵延不绝的“和合”文脉,闪耀着和谐共生的智慧之光。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己内心和谐,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思想是自古以来江西文化的基石,也是江西文化的特质。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正在展示勃勃生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又是一次探索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路的伟大实践。生态文明、和谐共生作为自古以来江西文化的价值追求,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仍将产生深远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和谐度与人们的幸福感成正比。

  努力克服不良的文化心态

  经济发展上的暂时落后,只是一时的差距;精神、思想和观念上的落后,则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征程中,我们要注意克服阻碍、制约发展的一些不良文化心态,通过文化崛起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克服中游心态。江西是一个中部内陆省份,近代以来因为经济格局的改变,由连接中原与沿海的纽带变成了偏离中心的边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周边省份的差距造成了某些人心理上的落差,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好、既不出头也不垫底的中游心态,一度很有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冲淡了“中部地区”的概念,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就在连西部地区省份都设法冲破隔阻、更加开放的今天,我们要尽快从“不西不东,稳居其中”的自足自安感中走出来,从“东西夹击,四面包抄”中看到挑战,从“承东启西、左右逢源”中看到机遇,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恢弘气度,以当年赣南苏区干部“创造第一等工作”的坚强决心,跳出江西看江西、立足全局看江西、着眼未来看江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创新文化,鼓足拼劲昂扬向上、鼓足干劲永不懈怠,勇立潮头、力争上游。

  要克服小农心态。江西曾经有过非常发达的商业文化,在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中,江右商帮是第一个形成全国性规模的商帮,江西商人活跃在全国各地,“无湘不成军,无赣不成商”,连富饶的江苏一带都有“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之说。但随着沿海地区现代工业崛起、江西传统农业及手工业的衰退,农耕经济原有的封闭、孤立、短视的特点又重新凸显,“小进则满”、“小富即安”、“衣食无忧,别无所求”的小农思想进一步漫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创业,我们必须坚决克服小农心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开放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发展观念、效率观念、科技观念、法治观念等时代意识,再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在精神上减负、在观念上创新、在文化上变革,真正使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转变到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轨道上来。

  要克服“等、靠、要”心态。江西有许多革命老区,多数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发展“洼地”,这有特定的历史原因,也有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原因,少数地方长期受国家“输血”式救济扶贫,使一些人滋生出“等政策、靠上级、要救济”的惰性思想。改变革命老区落后的状况,让老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就,让老区群众过上更富裕的生活,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还得靠老区人发愤图强、不懈努力。因此,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一定要改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等、靠、要”思想,努力克服失衡失落心理、自卑心理、苦熬心理、依赖心理、守成心理,矫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常态、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的不良心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创先争优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敢闯敢试意识。

  以文化的率先崛起促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从国际经验和国内范例来看,文化发展引领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种规律性现象。因此,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必须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文化崛起战略,以文化的率先崛起促进全省绿色崛起,以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促进全省的进位赶超。

  实施文化崛起带动战略,要肩负起江西崛起的文化使命。一个地区的发展,既要靠硬实力,也要靠软实力;既离不开经济的推动,也离不开文化的推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作用有时比经济作用更为重要,因为文化是“以文化人”的力量、是软实力的核心,既在软实力中起主导作用,又在硬实力中起先导作用。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它的作用是无边、无形、无限的,越是经济与文化走向一体化,文化在区域综合竞争和提高区域整体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西经济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当前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经济总量仍然偏小,除了基础薄弱、科技落后、人才缺乏等客观原因之外,从根本上讲,还是社会文化心理、文化结构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江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文化“富矿”发掘不够,文化“营养”发酵不够,文化精神聚合不够,文化需求激活不够,文化产品开发不够,文化品牌培植不够,文化功能实现不够。在全国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文化自觉来予以应对,将可能再次痛失良机,败下阵来,从而落伍掉队。因此,我们既要从发展的紧迫性上思考文化发展问题,又要从肩负江西崛起的文化使命上思考文化发展问题。文化是思想解放的“导火索”,是社会进步的“助燃剂”,它总是伴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实施文化崛起带动战略,就要将江西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竞争力等充分激发出来,会聚形成巨大的文化先导力,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实施文化崛起带动战略,要培育江西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明是文化的集成。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发展水平就越高,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和文明发展程度,不能不看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文化又直接关乎民生幸福,是决定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没有精神文化的充实和丰盈,就没有人民群众真正幸福的生活。当前,要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必须思考和解决好如何传承光大江西优秀文化传统、如何提高江西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如何做大做强江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如何发挥文化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如何实现江西文化走出去战略等问题,要继续培育江西的人文精神,形成当代江西的主流价值和主流意识,提升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江西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应该是大众的文化,发展江西文化要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让优秀江西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融入人们的头脑和内心,反映在江西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和学术思想上,在人民群众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精神面貌等方面得以张扬和体现。此外,历史上那些属于江西、代表江西的灿烂民间文化,比如陶瓷文化、铜文化、客家文化、禅道文化、傩文化,瓷板画工艺、烧酒酿造技艺、毛笔制作技艺、夏布制作工艺,青阳腔、弋阳腔、采茶戏,等等,也应将它们打造成民间文化名品,形成江西文化名片,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使之走出江西、走向世界,从而扩大江西文化影响、提升江西文化形象、增强江西文化自信。

  实施文化崛起带动战略,要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比翼齐飞。在文化建设中,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国的情况来看,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北京文化产业占其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近年来,江西文化产业发展较快,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创造主营业收入已突破千亿元大关,文化核心产品出口总值位列全国第五,文化产业是全省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重要产业,正在成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我们要下大力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好文化产业项目,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省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赣鄱大地呈现文艺精品生产好戏连台、报业图书出版琳琅满目、广播电视电影出新出彩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

阅读 525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