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网群   

中华鲟“游”进鄱湖乡村

媒体:原创  作者:鄱阳在线
专业号:鄱阳在线 2010/11/19 8:08:08
   本站讯(记者 沁香 中华鲟又称鳇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世界现存27种鲟鱼之冠,仅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因人工繁殖成功,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养 殖。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最长可达4多,体重逾千斤。

    17日,记者走在位于饶埠镇畲埠村委会老屋下自然村的中华鲟养殖基地,不远处就可听到水流声,近处一瞧,水在11个水池内缓缓流动,水池内有温度表、增氧棒,2万多尾中华鲟欢快畅游,它的形态威武,拥有纺锤形的身姿,体表有五行硬鳞。

     水池内为何放有温度表、增氧棒,中华鲟养殖需要如此复杂?带着疑问,记者找到了中华鲟“主人”李角虎。他解释道,“中华鲟养殖难度较大,不仅对水的含氧量要求极高,而且 对水质也有很严格规定,要保持一定清澈度,主要是由于中华鲟的嘴巴是在下面的,水清澈方可吃到食物,水脏它不会去吃。”记者了解到, 为保证水质和水循环,不能影响中华鲟生长,李角虎每天都要检查水管是否有堵塞物,保持水池清洁,并且池里的水可循环利用,李角虎便想到采取套养方法,水池附近养殖草鱼,提高经济效益。

    李角虎几年在浙江金华艰辛的打工,积累水产工作经验以及对特种水产养殖探索,最终他重返回家路,选择回来创业,2008年建立中华鲟养殖 场,总投资30多万元,在两年时间里,从拥有养殖池3个至11个,从3000多尾至2万多尾中华鲟,平均每尾经济效益35——40元左右。谈及今后打算,他告诉记者,中华鲟人工养殖技术难以掌握,投资成本高,风险大,饲料都是从上海运来,种种难题我不怕,只要努力、摸索将会攻破 ,今后将计划再扩增养殖水面,发展成为具有规模的水产基地,鼓励有兴趣养殖户初步养殖,带动村里的人共同致富。

阅读 298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